花苗移栽正当时 大棚孕育新希望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日,在黑龙江省明水县永久乡永生村的温室大棚内,村民们紧张有序地开展花苗移栽工作,为今年的“鲜花经济”按下“启动键”。

刚移栽完的花苗(于海静 摄)

走进温室大棚,绿意盎然的气息扑面而来。排列整齐的苗床上,嫩绿的花苗在村民手中被小心移栽到营养杯中。村民们分工明确,有的熟练装杯,有的把移栽完的苗浇水,技术人员韩中艳穿梭其中,实时指导栽种间距、深度、与浇水深浅度等关键环节。

“你们现在看到的花苗,是在另一栋温室大棚里已经生长一个月了,3月15号下的种子,今天开始移植。”技术人员韩中艳介绍说。据了解,永生村建有两栋温室大棚,今年培育着15万株花苗,共有8个品种,目前移植的有万寿菊、天人菊、姜不辣花、鸡冠花等等。

等待移栽的花苗(于海静 摄)

“下完种子,大棚温度保持夜间15度,白天28度左右,种子四到五天才能发芽,保证出苗率。这个过程中最重要就是棚室温度控制,太冷了就用‘小太阳’电暖风取暖,棚内温度太热了就得多通风,不分昼夜的看着温度。”韩中艳继续介绍说。

移植现场,工人们或蹲或坐在地上,手持小木棍,小心翼翼把幼苗分开拿在手里,再轻轻的将幼苗点到早已经摆放好的营养杯里。“这些小格子是营养杯,是我们事先都摆放整齐的,直接把小苗点里根部埋好,浇水就可以了。”一边点苗一边埋土的村民介绍说。望着眼前一株株幼小的花苗,期待着它们盛开的花朵,飘出诱人的花香,仿佛看到了和谐秀美的乡村画卷。

村民们正在移栽花苗(于海静 摄)

永生村培育的15万株花苗将用于全乡村屯的乡村绿化美化。每到夏季花开时节,宛如置身一片花海。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科技赋能,小花朵撬动大产业。“鲜花经济”给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两栋温室大棚日雇工近20人,日工资可达100多元。这不仅仅带动了村民务工收入,也为乡村振兴又增添一份色彩。

随着花苗移栽工作的有序推进,永生村的日光温室大棚里,一幅乡村振兴的“春日图景”正徐徐展开。这片孕育希望的花田,不仅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将成为明水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记者 吴旋 通讯员 于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