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春风 一路新歌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一路春光,尽观佳景。桃花如火红霞映。麦田若碧绿油油,梨花如雪皑皑净。”这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退休老干部尚爱民在今年4月5日的江苏省东海县“诗歌赞公交”采风中吟出《踏莎行、景行咏赞》前半阕,对东海近年来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落实党和国家交通强国、振兴乡村的战略方针,使城乡出现风景如画面貌的盛赞。

“人坐车行,画中驰骋,青山绿水缤纷呈。城乡通达乐融融,物流顺畅工农咏。”公交先行,让全县人民在乘坐的公交车上,享受到党和国家好政策带来的红利和出现在眼前的美丽风光。这也是尚爱民《踏莎行、景行咏赞》后半阕中的完美落笔。

近年来,东海县发展公交惠民,让广大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的政策的好处,这也是进行党的宗旨教育最好的活素材。组织这次“诗歌赞公交”采风活动,就是通过诗歌爱好者用艺术的眼光,将风景如画的活素材变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说服力,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电力“生态公交”绿色氧吧“健康行”

嫦娥奔月舞彩带,飘落东海金光道;哪吒脚踏风火轮,变成惠民电公交。进入国际晶都,从空中俯瞰东海大地,一条条宽敞明亮的城乡柏油路,就像神话中嫦娥舞起的飘带;一辆辆电力公交车,就像神话中哪吒脚踏的风火轮。过去穷乡僻壤路不通,如今铺上了柏油路;过去出门靠两条腿步行,如今坐上了电力公交。神话变成了现实。

江苏景行公交公司总经理李军介绍:“东海县公交走进乡村,达到村村通,实现村级公交全覆盖,不但强力推进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更使农民的劳动方式、生活内容和思想观念,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变,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据了解,今年春节前江苏景行公交公司又投入2200万元,新增22辆设备先进的新能源公交车,为市民提供更加绿色、舒适、智能的出行服务。在这个率先使用新能源公交车的东海县,市民提前进入绿色出行的现代化公交时代。全县现已上线新能源公交车271辆,加上新增加的22辆,共达成293辆,使全县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提高到新的层次。

在今年初一至初五这一春节出行高峰时段,江苏景行公交公司精心策划并开通了东海县城至国家3A级东海羽山风景区的直通车。此次直通车直接将中国东海水晶城与华北第一温泉和古老羽山串成一片、联姻一体,增加三景区的闪光看点,让市民和中外游客得以快速、便捷地购水晶、泡温泉、抵达羽山景区,畅享节日的欢乐与自然的美景。

据统计,今年初一至初五共投入32台次新能源绿色纯电公交车,运行342个班次,5天累计运送旅客12650人次。仅初一当天,就投入了18台公交车,运行289个班次,运送旅客11200人次。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出行服务网络,大幅提升了本地市民和中外游客出行的连贯性与便利性。

今年前不久的清明节小长假,从东海高铁站和连云港飞机场前来东海的乘客,免费乘坐公交到中国东海水晶城至温泉、羽山等景区观光,让外地来的乘客感到亲切、便捷。宾至如归的来家感觉。在开通县内景点专线的同时,景行公交公司还开通县际、市际和省际旅游公交专线,先后投入一千多万元,购置二十多辆不同座位的专线自定“旅游公交”和“江苏快客”为县内外不同需求的旅客服务。

驿站“快递公交”网络市场“红满天”

“景行公交连万家,安全便捷四方达。运营开拓多元化,乡镇快递开红花。”诗词爱好者、东海高铁站退休老干部李春明在他采风创作的《赞景行公交》中,对景行公交公司充分利用公交资源,采取合作共赢做法,在振兴乡村中展示出的妙笔。

随车采风,来到华东第一泉之称的温泉镇公交车站,刚下车就看到百世、中通、极兔等六家快递公司门牌,快递业务人员急忙到公交车门口接送各种快递物件。“景泉驿站”牌匾特别显眼,这里的镇公交车站又是物流中转站。据了解,这是景行公交公司在全省率先推出的“公交+快递”的品牌“快递公交”。前年,东海快递驿站荣获国家级“品牌驿站”,

过去邮寄物品要到乡镇邮政分局领取,后来虽然出现快递,但是取寄物品也要到乡镇和其它定点取,多跑路,又不方便。公交实现城乡村“三级一体化”,为村民寄取物件提供了有利条件。

李军说:“我们创新探索‘公交+快递’运输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利用村镇公交打通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晶都“快递公交”将市民所需农产品运进城,又带回村民所需的物品,组织城乡村互相交流的网络市场,为振兴乡村增加新动力。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江苏景行公交公司已在全县10多个乡镇推行“快递+公交”服务项目,覆盖200多个行政村。笔者随车采访的这天,温泉镇公交站旁的6家快递公司利用快递公交接送各种物品290件。

在此同时,江苏景行还成立了源通物流公司,2023年底新采购物流车辆16辆,租赁福如东海集团物流车辆15辆,在县交通运输局的指导下与县邮政部门共建,增加了延伸服务的项目,做大了东海网络市场,物流公司2023年营收100万元,2024年营收近300万元,计划2025年营收达500万元的目标,成为振兴乡村、发展晶都的品牌企业和省内客运转型升级的典范。

大棚“采摘公交”农民变身“捡金豆”

“沿途之上,桃花绽放出娇艳的红,梨花则披上了纯洁的白,油菜花则闪烁着灿烂的黄,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日画卷。”这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李明参加“诗歌赞公交”采风活动中,即兴写下《乘车行》,将东海农村公交两旁的美丽景色立体化展示出来的妙句。

实景就是如此。从中国东海水晶城到华东第一温泉的公交线路两旁,一座座像厂房一样壮观的采摘园里的塑料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今年元宵节第二天的上午九时许,虽是初春,但寒气袭人,进入大棚却是温暖如春。在一片片绿叶下的畦埂上,一粒粒红得害羞脸蛋的草莓果洒落在地面上,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惹人喜爱。这个大棚净面积2.8亩,是花几十万建成的,去年每亩大棚收入2万多元,今年收入还没见底,还在“保密阶段”。

大棚的主人是石榴街道讲习村的能人王进,他家像这样的大棚共三座,9亩地的面积。大棚,就是他家的产业工厂车间,全家六口人,除去读书的孩子其他人都是采摘园大棚车间里的工人。

一望无际的大棚采摘园,引来公交送来的数以千万的中外客人。牛桃公交线连接着数万亩西葫芦采摘园,牛双公交线连接着数万亩鲜切花采摘基地,牛金公交线连接着数万亩葡萄采摘基地,全县二十多条公交主干线,都连接着大中小不同的采摘园区。农民从田间进入工厂化采摘车间,在东海县“四季采摘园”更能感受这一变化的亲身体验。280亩,投入近亿元,建起八区的工厂化采摘园,这里的草莓果喝的是经过过滤的健康“纯净水”,吃的是经过配制不同生长期的“营养套餐”。据悉,该采摘园已成为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旅游部门的典型示范采摘园区,吸引着中外源源不断的游客。到这里上班的农民工,成了真正的产业工人。

亲和公交,热情司机,周到服务,为诗人增添激情,吟出许多赞美诗歌。采风中,诗人许方红的四言绝句,是献给景行公交司机最好赞歌:“公交美誉满乾穹,妙墨花香千里中。学习雷锋人赞颂,征帆沧海建新功。(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何宜坦 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