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梯田文化 发展旅游经济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地方文化,相对于旅游而言,犹如一味引子,可以增加旅游的内涵,提升旅游的品味,让旅游更有灵魂,更具吸引力。因此,挖掘和丰富地方文化,以地方文化为旅游搭建平台,是发展壮大旅游经济的重要举措。因梯田建设而闻名全国的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在梯田建设中涵育了以庄浪梯田精神为内核的梯田文化,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庄浪县充分挖掘梯田文化资源,以文旅融合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2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32%。

规划梯田线路,培育乡村旅游。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线路,有助于提升旅游质量和丰富旅游体验。按照由兰州进入庄浪县的方向,规划县域内梯田旅游线路:庄浪县梯田第一村赵墩乡大庄村—庄浪县梯田纪念馆—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韩店镇石桥村—国家森林公园云崖寺—关山天池朝那湫—北魏石窟陈家洞—通化镇陈堡村梯田花海。在大庄村领略庄浪县梯田的一平如水、精耕细做和高耸入云的景致。在位于庄浪县城的梯田纪念馆,感受庄浪儿女在半个多世纪的梯田建设中砥砺形成的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梯田精神产生的强烈震撼。在云崖寺、朝那湫、陈家洞,体验庄浪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多方整合项目资金,建成旅游道路,将重要旅游景点连点成线、贯通一体,形成旅游环线。借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机遇,开通通往重要旅游景点的公交班线,更换新能源出租车89辆,提升通往重要旅游景点的通行保障能力;新建和改建5G基站79座,5G网络覆盖了城乡和旅游景区,强化游客通信保障功能,不断丰富游客体验感。

举办节会活动,延续旅游热度。节会活动是掀起旅游热潮和增加客流量的重要途径。节会活动分为大型节会和常态化节会。庄浪县每年举办至少一次大型节会。近三年来,先后举办了庄浪县“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联谊活动、庄浪县文旅康养融合“看梯田·浪庄浪”乡村体验游活动、第十八届全国休闲食品产业峰会。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举办了庄浪县白酒产业将军宴十年洞藏开坛活动、庄浪县渔具产业链招商引资和室内钓鱼大赛。通过开展大型节会活动,吸引全国各地客商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促进旅游和招商引资同步发展,带动建成庄浪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良邑镇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等一批集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创设了“文旅欢歌·唱响四季”载体,一年四季常态化开展高抬文化艺术节、“五一”全民篮球运动会、环城越野赛、秦腔大奖赛等活动。而且,高抬文化艺术节和“五一”全民篮球运动会已跻升为庄浪县品牌活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深远的影响力。通过举办节会活动,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旅游热潮,确保庄浪县旅游常年热度不减。

开展文化宣传,外树旅游品牌。树立打造以庄浪梯田精神为内核的梯田文化品牌的目标,重点围绕庄浪儿女开展梯田建设的主题,多措并举宣传推介。借助报纸新闻宣传,先后在人民日报推出《庄浪人的骄傲》《土地盖“被子” 百姓挣“票子”》《庄浪人的日子好红火》等重分量通讯报道。借助电视节目宣传,在央视科教频道“中国影像方志”栏目推出电视节目《庄浪篇 梯田记》,在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推出电视节目《庄浪高抬 年味守望》,在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甘肃庄浪火红灯笼赶制忙 浓浓年味产销旺》等一批新闻节目,在甘肃电视台播出电视纪录片《关山寻踪 庄浪篇》,录制了电视党课《梯田儿女》。借助电影宣传,在庄浪县取景拍摄了电影《麦穗黄了》,并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借助地方戏剧宣传,创作了秦腔现代剧《梯田庄浪》,在兰州金城大剧院演出,该剧被评为甘肃省戏剧“红梅奖”剧目一等奖。借助文史研究宣传,庄浪县政协组织本土文史专家,整理汇编了《庄浪梯田》等一大批研究成果;创办了“庄浪文史大讲堂”,举办了《庄浪梯田精神的教育意义》等讲座。

打造文创产品,拉长产业链条。优秀的文创产品不仅是人们深入感悟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拓展旅游体验新领域、传播旅游景区新形象的重要引擎。着眼于培育旅游消费新的增长点、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庄浪县扶持建成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了一批具有庄浪梯田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积极争取甘肃省文化产业扶持项目,扶持建成庄浪县宫灯产业园,生产宫灯、走马灯、十二生肖灯等多种类型的灯具,宫灯产业园也成为游客打卡地。采取用地优惠和厂房降租、提供创业贷款等惠企政策,扶持建成庄浪县渔具生产线,并发挥渔具生产和销售的桥梁作用,举办面向全国的垂钓赛事,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赛。扶持建成妇女钩绣手工作坊,引领妇女们生产生肖玩偶、挂件、花鸟摆件等旅游纪念品。扶持建成毛笔和泥金纸织画手工作坊,生产毛笔和纸织画等文创产品。这些文化产业项目,不仅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条,培育了旅游消费新的增长点,还为县内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贡献了2000多个岗位。(作者系庄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