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去年以来,浙江省创新探索文化特派员制度,通过资源下沉、力量下沉、服务下沉,提升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水平,聚焦文化赋能、促进精神共富。浙江省、市、县各级文化特派员已成为撬动人文乡村建设的“最佳杠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夏志良作为温州市级文化特派员,派驻永嘉县枫林镇镬炉村,致力于打造“文创+”新业态,让昔日的“网红村”走向“长红”之路。

镬炉村党群服务中心(曾庆华 摄)

在镬炉村,文化特派员全面挖掘文化底蕴和乡村振兴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为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解决方案上敢于创新,将文化旅游开发与特色农产品推广巧妙融合,为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镬炉村有一家传承百年的沙岗粉干厂,夏志良就留意到当地粉干的包装盒缺乏特色,曾向枫林镇沙岗粉干传承人黄银平提出过升级包装的建议。2024年7月底,粉干厂的商标涉及侵权,无法再使用,老的一批包装盒、宣传物料都要换新。在黄银平一筹莫展之际,夏志良带领学生团队在一周之内拿出了包含商标、不同规格的包装盒、店铺门头等一系列设计图在内的全套方案。这些包装不仅展示了粉干的产品特征,更融入了现代元素,为产品增添了更多的附加值,助力打造沙岗“金穗”粉干品牌。在夏志良团队精心策划和推广下,“金穗”粉干迅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了枫林镇的一张亮丽名片。

黄银平说:“以前我们只知道埋头苦干,不知道怎么把产品卖出去。现在这么一包装,嘿,粉干就变得抢手了,很快就卖光,都开始预定了。我们的粉干现在大家都知道,喜欢得不得了。这真是一件大好事啊!”

作为文化特派员,夏志良深知品牌对于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性。当下,许多游客在品尝了这款美味的粉干后,纷纷表示要将它作为伴手礼带回家乡。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黄银平家的粉干销量,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镬炉村村域一景(曾庆华 摄)

在今年3月29日—30日,“创青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温州永嘉县专项决赛在枫林镇举办。“我还带领师生团队经过半年的打磨,‘一丝一线织粉干,一涂一画绘乡村’在本次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并排名第一,确实令人倍感振奋与自豪,更是对枫林镇镬炉村乡村振兴事业的鼓舞和推动。”夏志良说。

镬炉村2022年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创建村名单,近几年,随着楠溪江短途游的热潮,镬炉村迅速走红,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镬炉村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文旅新业态的巧妙提升上,以小支点撬动大发展。在镬炉村采访中,楠溪江畔林间小筑研学基地负责人徐光海告诉记者,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赋能研学基地,去年接待了7000人以上,实现近300万元的运营额度。3年来,基地运营和村民融为一体共富发展,带动村域农产品的销售,这样的未来乡村有奔头。下一步,研学基地将进一步挖掘村里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文化内涵,通过举办非遗展示、体验活动,以及非遗技艺培训班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

楠溪江畔镬炉村域林间小筑研学基地门口的漫步绿道一览(曾庆华 摄)

用脚步丈量乡村田野,将文化送入田间地头……在镬炉村,夏志良随身带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调研情况和村民建议。镬炉村拥有铁器铸造、布袋龙舞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这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镬炉村的文化数字化建设。通过建设数字文化平台、推广数字化文化产品等方式,提高文化资源的共享性和便利性。他计划把3D打印技术带入乡村,依托技术手段,以镬炉村的非遗为素材,开发文创产品,以此拓展文旅版图,同时通过增设节日活动来吸引客流。以传统文化“精”包装与文旅新业态的巧妙赋能乡村发展。

作为文化特派员,夏志良在镬炉村的实践中,深入挖掘镬炉村乡村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充分展示了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巨大潜力。他说,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创新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升级等方式,为镬炉村的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随着更多文化特派员的加入和更多创新实践的开展,相信永嘉县的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记者 曾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