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洪泽湖畔,蟹苗在清澈的湖水中茁壮成长。4月15日至16日,环阳澄湖游学联盟的“蟹”专家们从阳澄湖畔出发,跨越地域,在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常熟市沙家浜社区教育中心的组织下,与泗洪县展开了一场聚焦乡村振兴的深度交流。
在江苏省委驻泗洪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的协调下,联盟成员深入双沟镇、瑶沟乡。此次交流,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文化与发展理念的交融。联盟将承载着地方特色的《巴城蟹故事》等展现蟹文化的资料赠予当地,助力泗洪蟹文化挖掘与传承。同时,两地还围绕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内容展开研讨,为乡村振兴注入多元动能。
“养蟹如育人,首重根基。”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许玉凤凭借26年的养殖经验,向当地养殖户分享了从育苗到水质管理,从水草培育到生态监测的全流程技术要点。她表示,科学的养殖方法是蟹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阳澄湖游学联盟的专家们带来的系统化养殖标准,更是为洪泽湖畔的蟹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推动当地养殖理念革新,助力养殖户提升养殖水平。
环阳澄湖游学联盟作为江苏省首批社区教育共同体,自202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搭建城乡交流桥梁,促进知识共享与终身学习。此次苏南苏北联动,让阳澄湖地区先进的养蟹经验惠及泗洪万余养殖户。联盟顾问、昆山开放大学教授张国翔将专业书籍赠予当地,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泗洪蟹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殷切期望。
这场跨越地域的“蟹”逅,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南“蟹”北引,引进的不仅是养殖技术,更是科学发展理念;收获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有两地携手共进的深厚情谊。未来,随着苏南苏北合作的持续深化,双方将在技术研发、文化推广、产业升级等方面开展更多合作,一幅“技术共进、文化共融、产业共兴”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江苏大地上徐徐铺展,让小小的螃蟹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大产业。(记者 张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