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沃野春潮涌,产业发展正当时。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麦新镇,一幅以特色农业为笔、绿色发展为墨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春日的阳光洒满连片的葱田,麦新镇双合兴村一片田地里,近百位村民正抢抓农时,动作娴熟地将一根根大葱苗栽入松软的土壤中,形成整齐的“葱墙”。
“2022年去山东考察回来我就栽了70亩大葱,这几年逐年扩大规模。大葱的经济效益不错,去年,每亩纯收入15000元左右。”双合兴村村民许龙高兴地说,今年,他与其他三人合伙栽了600亩大葱。
双合兴村通过流转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特色种植促增收,苏家堡村则科学规划村路绿化带,让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方寸地”变成“增收园”。
阳光正暖,苏家堡村几位村民正在街路两侧绿化带栽大蒜,搂沟、点种、覆土,他们分工协作、配合默契。“苏家堡村在4条主街路栽植1000余棵鸡心果树,同时在树下种大蒜,大蒜加上鸡心果每户可增收1300余元,惠及农户60余户。”苏家堡村会计王立新介绍。
苏家堡村以“党支部+党员+农户”联动模式,统筹推进林下经济与庭院经济融合发展,打造总长3000多米的“立体种植增收街”,并按照统一筹措资金、统一发放种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对接市场“四统一”原则,推广“林上林下复合型”立体种植,拓展增收渠道,让农户尝到“一地多收”的甜头。
今年,麦新镇继续坚持“红色麦新 绿色崛起”发展思路,依托各村独特资源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在粮食安全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调优种植结构、“一村一品”种植经济作物,打造特色品牌。
“麦新镇构建‘街路林下经济+庭院经济’双向立体模式,多元化探索产业振兴路径。以‘生态+发展’模式充实农民的钱袋子,为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注入新动能。”麦新镇政府副镇长闫立佳介绍,全镇预计种植鲜椒、特色林果和绿色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作物6万余亩,着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记者 宫立灵 通讯员 高冰婵 毕乐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