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湖北南漳,蜿蜒的公路似大地跃动的脉搏,在青山绿水间延展。行驶于305省道,两旁产业星罗棋布,风光旖旎如徐徐展开的画廊,每隔数公里,便能见到设施完备的“交通驿站”。
“这条路太美了!宛如在画中穿行。”来自武汉的游客张侨勇摇下车窗,不禁赞叹。这如诗如画的景象,正是南漳县近年来大力推进“美丽路网”建设的生动注脚。
规划引领 构建立体交通网
在南漳县交通运输局会议室,一张五彩斑斓的《美丽路网规划图》格外醒目。“红色代表高速动脉,蓝色标注国省干线,绿色勾勒农村公路。”南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湛华东介绍,目前全县正加速构建高效快捷高速公路网、内畅外联国省干线网、循环互通农村公路网。
高速公路建设喜讯不断:麻安、保宜、襄南高速已建成通车,襄宜高速建设如火如荼,“河谷南高速”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预计到2027年,全县将实现“镇镇通高速”,形成4条高速公路与郑渝高铁联网的立体交通格局。
国省干线改造升级同样令人瞩目。346、347国道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进,城南绕城公路等城际大通道加快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则按照“一路一花、一路一树、一路一景”的原则,每年新建改造不少于150公里,让美丽乡村“毛细血管”畅通无阻。
近年来,南漳县先后获评全省、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3条农村公路入选全市“十大最美农村路”,累计建成美丽农村公路超2000公里。
创新破局 破解资金难题
面对高达15亿元的建设资金需求,南漳这个山区县另辟蹊径,交出一份亮眼的“融资答卷”。
“我们如同‘拼积木’一般,整合各类资金。”南漳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争取国债项目资金、县级财政投入以及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近三年,南漳县财政累计投入3.8亿元,用于国省干线改扩建和农村公路升级,去年争取的公路国债资金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用地保障方面同样成绩斐然。南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用活用足政策,为20多个路网建设项目争取用地计划2500亩以上,总量居全市前列。
在襄宜高速建设现场,施工队队长张勇感慨:“多亏县里创新‘指挥部+专班’模式,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指挥长’,一个月就完成了三个月的征迁任务。”
路衍经济 激活发展动能
美丽路网的建设,在南漳大地上引发“蝴蝶效应”。
一条公路串联一片产业——在巡检镇峡口社区,农家乐负责人周红梅忙得不可开交:“借助251省道优势,来‘橘乡游’的客人增加了两倍。”这条连接两大4A级景区的新路,让沿线村民年人均增收超2万元。4.5万亩柑橘借助畅通的公路网络,早上采摘,中午便能乘上货车销往全国各地。
一条公路激活一方旅游——香水河4A级景区坐落于薛坪镇,以“七彩瀑布”闻名遐迩。春秋寨4A级景区位于东巩镇,素有“华夏第一寨”的美誉。过去,两大景区间仅靠一条县道维持通行,旅游大巴进出既不便又不安全。南漳县交通运输局为打破旅游瓶颈,立项争资,规划新建471省道,实现两大景区的无缝对接。
一条公路服务百亿项目——在南漳抽水蓄能电站工地,重型卡车通过新修的南赵线运输设备。该项目位于李庙镇张家坪,总投资108亿元,是湖北省装机容量第二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南漳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向上立项,连续3年打通275省道、县道南赵线,形成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专用公路互联互通的格局,推动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建设施工提速。
“2025年,全县计划启动襄南高速、麻安高速、207国道南漳进出通道等重要出口路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以及305省道、346国道和隆七路等250公里农村公路的品质提升工程、路域环境整治行动。”展望未来,南漳县县长陈栋满怀信心:“明年将建成250公里环线景观带,我们要让每一条公路都成为风景线,每一个驿站都化作会客厅。”
夕阳西下,蜿蜒的公路恰似金色纽带,将南漳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如今,南漳县60%以上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全力构建的“快达慢游深体验”美丽公路网,绘就了一幅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这些美丽公路,不仅联通了城乡,更连通了百姓的幸福生活。(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刘俊 陈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