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在升级实施“盐邑商海・青蓝接力”培育工程中,通过“思想铸魂、梯度培育、精准赋能”三大维度系统发力,为海盐新生代企业家政治、事业双传承搭建全周期赋能平台,激活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截至目前,已培育嘉兴市级领军型青年企业家15名、市级新锐青年企业家145名。海盐县通过系统性、多维度的培育模式,为新生代企业家搭建了政治与事业“双传承”的创新平台,其经验值得深入分析和借鉴。
思想领航淬初心,筑牢“双传承”精神根基。海盐县以“青蓝领航”行动为核心,构建“理论武装+实践淬炼+薪火相传”的立体化培育体系。通过深化“盐邑商海同心汇”品牌,创新“企业家讲·讲给企业家听”互动课堂,组织老企业家与新生代结对开展“传帮带”实践,通过红色研学、政企共学、车间党课等沉浸式教育,将“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融入企业发展基因。依托县委党校、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优质资源,定制开发“党建引领企业治理”“新质生产力前沿”“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等特色课程,针对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转型需求开展精准培训,累计举办专题研修班12期、现场教学20余场,推动新生代企业家在理论滋养中明方向、在实践磨砺中强本领。
梯度培育育英才,构建全链条成长生态。锚定“发现—培育—使用—管理—引领”全周期培育目标,建立300人规模的新生代企业家梯度库,创新“分层培养、动态管理、示范引领”工作机制。海盐县通过打造“新生代企业家成长营”“青年创业说”等实战平台,聚焦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培育等战略领域,重点选拔20名领军型企业家纳入“青蓝领军计划”,通过导师结对、项目攻坚、产业链对接等方式,培育“头雁”标杆带动“群雁齐飞”。依托“1+9”协会体系(1个县级总会联动9个镇街基层协会),海盐持续深化“双融双强”工程,建设“青蓝驿站”“共富工坊”等实践阵地,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在浙商创富、助富共富赛道中担当作为,1名企业家获评嘉兴市“最美新锐禾商”。
精准赋能破难题,打造全要素服务矩阵。当下,海盐县通过搭建“青蓝对话”“青蓝护航”两大服务场景,构建政企、银企、校企协同联动的赋能网络。建立“四帮一”联系机制(1名党政领导+1名导师+1名协会秘书长+1名部门专员)结对服务重点企业,常态化举办“盐商恳谈会”,2024年以来,累计举行产业链对接、上市辅导等专题恳谈会18场,协调解决技术攻关、市场拓展等问题80余个,推动“政策红利”精准滴灌企业。创新“双导师”服务模式,组建由50名资深企业家组成的“薪火导师团”与金融、法律、科技等领域专家构成的“智囊顾问团”,为新生代提供战略规划、风险防控、数字化转型等“一对一”定制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授信超30亿元,体现服务实效性,助力破解融资难、转型慢等发展瓶颈。
海盐县的实践表明,新生代企业家培育需构建“政治引领—能力提升—生态赋能”的全链条体系,其核心在于整合多元主体资源、精准匹配产业升级需求。这一模式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产业+治理”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记者 曾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