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岳池专场,岳池县委书记陈松柏会上解读了岳池的“发展密码”。
近年来,岳池县立足特色写好药、电、米三篇“产业文章”,持续擦亮农家、曲艺两张“文化名片”,县域已被纳入四川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和全省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县,2024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显著县,上榜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赛迪西部百强县。
陈松柏介绍,2004年,岳池第一家医药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落户,从此拉开“一企带一园、一园兴一业、一业强一县”的发展序幕。历经二十载专注深耕,岳池县域医药健康产业“一花引来百花开”。目前已建成全省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岳池朝阳化工园区成为全省惟一以医药化学原料药为主导产业的化工园区,原料药产业集群创建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四川省第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拥有全国独家(优势)品种64个。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大力发展原料药产业的基础上,岳池已初步形成“原料药+制剂”一体发展,医疗器械、医药贸易、中医药、医美妆容及康养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目前已集聚6大门类64户企业,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蓬勃发展态势,2024年医药健康产业实现全口径产值203.5亿元。
陈松柏介绍,岳池乘改革开放东风,于1978年成立了第一家输变电施工企业——四川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开始成建制输出输变电劳务。借助国家电网建设高速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契机,一代又一代岳池输变电人,以“宁愿闯滩苦干、不愿守摊苦熬”的坚毅与执着,走出家乡、走遍全国、走向世界,足迹遍布东南亚、非洲、欧洲、南美洲,架线总里程约100万公里。
“乘风破浪立潮头”。岳池输变电产业历经近50年发展,已成为岳池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富企产业、富县产业,2024年实现产值70亿元、税收4.9亿元。“岳池输变电工”获评全省首批“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跻身全国20个最具特色劳务品牌。
在岳池县域产业版图中,“香飘千里进万家”的米粉产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岳池米粉已制定行业标准14项,有干米粉、鲜食米粉、方便米粉3大类产品,线下商超门店、餐饮门店3560余家,产品远销西班牙、英国等13个国家(地区),2024年米粉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6亿元。岳池米粉先后被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获评四川省著名商标、“天府名菜”。
依托岳池米粉,岳池始终坚持“建好天府粮仓、打造都市田园、推进城乡融合”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以粮油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奋力冲刺100万亩粮油、100万吨蔬菜、100万头生猪、100亿元产值的“四个一百”目标,成功跻身10亿斤产粮大县序列,岳池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国家中期绩效评估。
公元1172年,南宋诗人陆游在岳池写下《岳池农家》,诗中“农家农家乐复乐”奠定了岳池“农家乐”的文脉根基。“岳池的农家曲艺‘韵味悠长传四方’。”陈松柏介绍,岳池以“农家文化·陆游记”为主题,把诗中的“花、酒、丝、姑”等元素融入旅游产业,打造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等旅游目的地,实现农耕文化与现代旅居的完美交融。岳池有“乡间村村皆曲艺,丝竹声声浸街衢”的天籁之音,2007年成为中国西部首个“曲艺之乡”,有竹琴、清音、盘子、快板、荷叶等20多个曲种,“农忙耕种,农闲听曲”一直是岳池最独特的风景。(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