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暖花开时节,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西头村的田边地头,有这样一群烟草人的身影,他们熟络地帮助当地农户巡查果园、搬运化肥、喂养家禽。这是桂林市临桂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党支部以“建设清廉党支部”为主线,将党风廉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临桂烟草支部坚持走群众路线,创新教育形式、深化志愿服务、强化监督机制,打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志愿者队伍,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廉动力”。
赋“廉”于学:创新教育筑牢防火墙
“所谓‘莲,花之君子者也’,这是《爱莲说》中名句,‘莲’音同‘廉’,爱莲即为爱廉,几百年来,咱们村严格遵循先辈遗训,秉承爱莲精神,清白做人,廉洁为官,从未出过贪官、昏官,这才有百年‘清官村’的美誉。”爱莲家祠前,江头村支书周先敬把“爱廉”的寓意娓娓道来,而一旁聚精会神的听众是临桂烟草党支部的党员们。这是暮春时节,支部党员来到桂林廉政教育基地、当地著名“清官村”江头村参观研学的一幕。
为筑牢思想的防火墙,临桂烟草党支部在学习教育上更注重“沉浸式”体验。不仅多次放映警示教育片,并组织拍摄多场以奉公执法、廉洁从业为主题的微视频,以社会及行业中的“一顿饭”“一支烟”等案例为原型,揭示“微腐败”的危害。每年年初,从党员干部到普通员工,都会在自己岗位上签署《廉洁从业承诺书》,党员在工作台摆上党员示范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践“廉”于行:志愿服务架起连心桥
几乎每一个周末,在支部挂点的四塘镇土桥、西头等村寨,都有党员志愿者李琳与同事们的身影。作为支部的资深志愿者,他牵头组建了“乡村振兴服务小组”,定期走访村里老弱病残群体与留守儿童,为他们生产生活排忧解难。今年春节后,小组发现部分老年农户缺少种子化肥,为不影响春耕,他们紧急联系金融部门发放“农商贷”,并组织车辆运送紧缺农资。“过去以为志愿者就是来搭把手、打个卡,现在觉得小李他们是实打实的贴心人,为咱庄稼人办实事。”七旬老人秦禹城评价道。
这样的“志愿+服务”模式是临桂烟草党支部坚持多年的金字招牌。2023年疫情结束后,志愿服务队连续多日为乡村零售户进行店面卫生清洗消毒;2024年国庆期间,支部联合所在社区举办“廉政大讲堂”,通过发放宣传单、设立意见箱、开展“爱廉文化”直播等方式,让群众在互动交流中感受清廉文化。不到三年时间,支部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40余次,惠及群众近3000人。
铸“廉”于制:立体监督八小时内外
管好“权”是临桂烟草党支部关注的核心内容,针对行政许可、市场监管等涉及执法权的工作环节,支部建立“双复核+随机抽查”监督机制,以机关及所(站)大门设立举报信箱,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发放信息反馈表等多种方式筑牢廉政工作基础。并通过内管机制与纪检机制的运行,在各业务层面绘制“廉洁风险防控图”,对关键岗位的风险点进行重点关注、重点监督。
而廉政监督网更延伸至“八小时外”。支委成员轮流开展“廉政家访”,拜访员工家属,了解员工的家庭生活情况,讲解大政方针与行业纪律,引导家属做好“廉内助”。“监督+谈心”与“组织+家庭”的多重守护,让廉洁网更加立体。
联“廉”于合:联学共创扬清风聚合力
清明节前夕,一场特殊的党小组扩大会在临桂支部党员活动室举行。除了9名小组党员外,还有多位零售户党员代表列席会议,并就党风廉政建设提出多条建议。“咱们与烟草同志一起搞联学廉建,收获很多、意义很大,把党建学习、群众监督、党内监督结合起来就能形成合力。”退伍老兵、零售户党员李晨喜会后表示。活动当天,党员们还共同参观区廉政教育馆,通过数字技术“体验”职务犯罪庭审现场,震撼的画面让李晨喜直言“触及灵魂、震撼人心”。
如今,这样跨界“廉”动已成常态。2024年至今,临桂支部先后与当地公安、交管、纪检等多个单位部门开展执纪共建,建立“法纪信息直通车”机制,工作中交流学习,并交换从交通违章到群众投诉等多项违法违规信息,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自觉自律自管。
走进临桂烟草办公场所,“清廉”元素处处可见:办事窗口的廉政承诺、公务车上的“清风贴”、办公大厅的廉政板报、零售户柜台上可投诉反馈的“智慧二维码”……“这里是咱支部创新工作室,也是我常来的地方,许多关于廉政建设、公益服务或业务创新的好措施、好办法就是在这里诞生的。”正在工作室里学习的党员唐田生介绍道,今天的创新工作室已经是支部青年党员们常来的“小家”。
“我认为清廉绝不是口号,是咱们前进时刻伴随的影子,是融入血脉的自觉。”唐田生看着工作室门口郁郁葱葱的“廉洁林”说。清风拂过,桂树新芽轻颤,连路人也感受到风清气爽带来的惬意。(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伍纯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