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乡接合部的一家中心卫生院,如何及时掌握群众疾病防治需求,如何服务群众的距离近些、再近些……近日,青海省西宁市大堡子镇中心卫生院组织开展的“增强服务能力群众座谈会”活动,以俯首“问计、问需”的方式,请群众“上门”挑刺,激活了城乡居民大健康的“一池春水”。
“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平时到社区经常开展量血压、测血糖活动,定期指导我们老年人的用药、服药。”4月18日上午11时许,今年79岁、家住青海省第一机床厂社区的退休职工李志刚走出卫生院会议室,对医护人员日常工作表示满意。
一起结伴而来、今年83岁的陈淑青说:“今天这个会开得好,大家伙儿建言献策,解决了不少问题和困惑。”
座谈会邀请了辖区社会监督员2名,群众代表15名。一大早,大家走进卫生院,亲身体验卫生院服务及工作流程,了解惠民、便民服务举措,为卫生院工作“问诊把脉”。与此同时,大家也亲眼看到了近些年来卫生院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面貌。
座谈会上,针对群众提出的“为方便一机床厂社区居民就医更方便,希望建立门诊室”“个别社区门诊室药品种类比较少”“老年人体检,人一多现场秩序就混乱”“医护人员到社区入户时,多数都在下午。建议测血压血糖时间调整到早上10点”……纷纷畅所欲言。就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卫生院领导班子逐一回复和解答,消除了群众疑虑,让座谈中不时凝固的空气,瞬间欢声笑语,交流通畅,暖意融融。
1956年,大堡子镇中心卫生院成立,是青海省历史最为悠久的卫生院之一。目前,服务辖区人口7万多人,电子建档数6.36万人,建档率为90.05%。2024年,卫生院落实城北区“中医强区”战略,以创建“社区医院”活动为契机,利用区财政下拨的“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专项资金300万元,为中医科、彩超室、住院部、门诊、检验科等科室添加了全自动蜡疗仪、便携式心电图机、煎药机等28项医疗设备,为辖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诊疗服务。同时,狠抓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全年(急)诊人次达到6.79万人(次),收入超过2780万元。年底,顺利通过“社区医院”创建达标工作,被城北区委评为“石榴籽家园”示范单位。
为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建设体系,保障大堡子片区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卫生院积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双向转诊,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此外,卫生院不断加强医院党组织建设,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敏锐性、创造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动党员回社区报到并服务,全年党员社区报到率100%,提升了医护人员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辖区居民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卫生院院长陈健说,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不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认真梳理总结群众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具体化、深入化、实效化。以群众健康需求为重点,加强内部管理,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医疗行为,着力解决社区群众就医过程中的服务短板和难点、痛点,不断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卫生院高质量发展、守护群众健康而不懈努力。(记者 申维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