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热点让思政课“活”起来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4月24日,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之际,甘肃省成县镡河学校紧跟航天报国热点,为七年级学生上了一堂“坚定理想当自强”的主题思政课,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成县镡河学校思政课堂(陈争强 摄)

“4月24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谁知道这个特殊在什么地方?”成县镡河学校七年级的思政课堂上,镡河学校青年教师肖龙向学生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今日是我们国家的航天日”“今天是我们国家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上天的纪念日”“今天是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日子”……学生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大家说得都很正确,寄托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中国航天人秉承‘国家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的职责使命,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今天神二十乘组再探天宇,在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道路接力前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你知道的航天模范都有哪些?”肖龙对学生问出了第二问题。

成县沙坝学校国情教育思政课(刘建军 摄)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说出了心目中的航天英雄杨利伟、桂海潮等让国人骄傲的名字,引出了桂海潮这个最年轻的非军人航天员。紧接着老师播放了桂海潮从大山的孩子飞向太空的成长路,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视频资料,教育引导学生要自立自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这次思政课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航天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通过对航天英雄桂海潮的坚持理想、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诠释了理想实现靠行动、靠自己、靠艰苦奋斗的道理,为我们树立了学习和奋斗的榜样,激发了学习的动力,为我们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镡河学校七年级学生任佳兴说。

课堂上学生真正思考(陈争强 摄)

如何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这是肖龙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他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也总结出了上好思政课的心得:“思政课不能是高高在上的,一定要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关注点,贴近学生生活,回应学生关切,只有让它活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实践。”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重点在课堂。为把“高大上”的思政理论讲得“接地气”,成县鼓励教师走出课本,跟时事热点,讲国家巨变,讲家乡发展历程,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课更生动、更立体,让学生抬起头、听进去、深思考、重行动,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

近年来,成县努力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通过举办师德师风培训,开展思政类竞赛、教师教学大比武、上好开学思政第一课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同时,通过办好思政主课堂、拓展社会大课堂、创新网络云课堂等着力构建思政课堂和社会实践、网络空间“一体两翼”的新时代思政教育大阵地,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网络运用的有机融合,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心坎”里。(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