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海南临高金牌港开发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放日”活动。临高县委常委、副县长施向前和部分村两委干部及群众代表走进园区重点企业和“未来社区·金牌文居”项目,实地感受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遇与生活品质提升。这场活动不仅展现了开发区“产业兴城、民生惠民”的双向成果,更向外界传递了“企业落地、群众受益”的共赢信号。
家门口就业:从“打零工”到“产业工人”的蜕变
在龙庆东南(海南)绿色建筑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内,群众代表驻足观看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流程。他们感慨道:“以前在县城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开发区企业多了,像在‘金牌住工’培训后,做网笼工月薪6500元,还能照顾家里。”
金牌港开发区近年来以装配式建筑、新能源游艇等产业为核心,吸引了34家企业入驻,其中27家新型建筑企业已形成年产能76.5万立方米的产业集群。为满足用工需求,开发区创新“订单式培训+定向输送”模式,通过“金牌住工”劳务品牌累计培训6000余人,帮助1500余名本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提升至6000元以上。
未来社区·金牌文居:比商品房更优的“安居梦”
参观的第二站是已交付使用的“未来社区·金牌文居”住宅项目。项目占地65亩,规划800套住宅,或配套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及智慧化管理设施。村民陈先站在样板间前惊叹:“以前觉得拆迁安置房就是凑合住,没想到这里绿化比商品房还好,还有游泳池和儿童乐园!”
作为开发区产城融合的标志性工程,“未来社区·金牌文居”住宅项目优先安置拆迁居民和园区职工,以“绿色低碳、智能宜居”为设计理念,不仅解决住房需求,还正在谋划幼儿园、小学两个教育项目,补齐民生短板。目前已有近300户村民办理完成入户手续,包含和占村、汉罗村、大老村等11个自然村的回迁村民。其他回迁村民后续将根据拆迁进度和镇政府安排,分批陆续入住。
政企协同:从“招商难”到“企业抢滩”的逆袭
金牌港开发区的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自2021年成立“跑腿办”企业服务中心以来,开发区通过“文澜夜茶”政企对话、“首席服务专员”等机制,为企业解决用地、融资等难题,吸引投资超335亿元。凭借“店小二”服务,临高海荃新能源游艇制造有限公司半年完成厂房建设,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4亿元。“以商引商”效应带动了港口、冷链物流等配套项目落地,形成“产业聚集—就业增加—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
展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
活动尾声,群众代表们围坐在未来社区规划沙盘前畅谈愿景。临高致力于让群众“有工作、有钱赚”,同时实现“住得好、生活美”。未来将深化“五色经济”战略,推动渔业、文旅与工业协同发展,让更多人共享自贸港建设红利。
记者手记:
临高金牌港开发区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从技能培训到就业保障,从安置住房到品质社区,这里正书写着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民生画卷,为海南自贸港的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板。(记者 林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