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三位“乡村CEO”入选成都市2025年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公布2025年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评定结果,郫都区“乡村CEO”陈果、杨艳霞、王莉凭借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成功入选。

产业带头人陈果(戚原 摄)

产业带头人陈果:蒜香飘出致富路

陈果,高级农艺师、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成都市郫都区德之源大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目前,合作社已吸纳社员800余人,辐射德源稻蒜现代农业园区大蒜种植区域7500余亩。积极尝试“德源种蒜基地+外部独头蒜产区”模式,初步形成种业经济研发和总部在郫都,规模化种植和加工在区外的产业互动模式,推动德源大蒜产业发展。通过为种植户会员提供农资农药农技和市场信息服务,构建了统购统销的销售服务能力,形成了川滇两地大蒜产业“种源—种植销售”完整产业链,助推整个种子蒜—独头蒜产业的提质增效。

郫都区产业骨干杨艳霞(戚原 摄)

产业骨干杨艳霞:粮油田里写丰收

杨艳霞,郫都区农业农村局首聘专家、郫都区裕民家庭农场负责人、郫县花牌农机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目前农场种植农田包括郫都区324亩、新都区586亩,主营小麦、稻谷、油菜、高粱等时令时蔬农作物的种植与销售、现代化农业机械服务。通过与三道堰各个村、社区联合开展农耕文化宣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教学公益课堂,广泛宣传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农耕文化,提升农户技术,增强种植信心。企业以成为区域现代化农业绿色生态发展“领头雁为目标,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郫都区长乐村“产业村长”王莉

“产业村长”王莉:家庭农场绘新篇

王莉,“85后新农人,长乐村“产业村长”,郫都区妮妮和南南的家庭农场和四川妮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目前农场规模260余亩,带领周边村民用现代化农业技术种植管理,采用稻菜轮作、稻鱼共生种植模式,与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同步打造农场配套发展设施,如特色餐饮、田园沉浸式体验、田园观光、田园体验研学、城市亲子菜园、微度假休闲生活等,提升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