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明月高悬。云南省巍山县庙街镇云鹤村委会的老院子里灯火通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各项事宜。这是云鹤村委会的议事传统,村民们在这里畅所欲言,共同商讨村庄的发展与治理。近年来,云鹤村委会以乡村治理为抓手,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路。
大家坐在一起展开了一个个话题:文化活动场所的修缮、传统村落的打造、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民的每一个诉求,都被认真记录。云鹤村委会通过“书记院坝协商会”的形式,将工作地点从办公室搬到村民群众家门口,把原来的“干部台上讲、群众边上听”变成现在的“群众场中说、干部台下记”,既实现了零距离阐释政策、回应关切,也让群众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汇聚起乡村共治共享的新合力。
“村里的桥能不能修一修?”村民左国云在一次院坝会上率先发言,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曾经的云鹤村,出行是一大难题,西河上的简易水皮桥,每逢雨季便被淹没,村民不得不绕行20多公里。2023年12月,在政府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村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道筹集资金40万元,云鹤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11月,一座长52.59米、宽8.6米的大桥横跨西河,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
村里的莲花塘,曾因承包纠纷一度成为村委会的“心病”。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云鹤村依法收回了莲花塘的使用权,并通过公开招投标重新发包,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0.5万元的稳定收入。这笔资金,不仅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还用于教育奖励和参军激励,让村民切实感受到集体经济的“红利”。
尤其是教育奖励,从考取“985”大学奖励5000元到二本大学的1000元,每一笔奖金都寄托着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左国云激动地说:“村里不仅修了桥,还奖励孩子上学,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村集体的力量,让云鹤村的治理更有温度,也让村民的生活更有盼头。
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法治乡村建设,2025年,云鹤村党总支与巍山县烟草专卖局党总支联合开展“普法宣传入村社”系列共建活动。“普法先锋队”结合农业种植政策、零售经营、电信诈骗等典型案例进行“以案说法”,通过院坝宣讲、“敲门普法”、知识讲座等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以法治力量赋能乡村善治。
随着普法活动的开展,云鹤村的法治生态悄然改变:院坝会上多了“依法依规”的讨论声,村民开始学着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普法不是单向灌输,而是要让法治思维成为村民的生活习惯。”云鹤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字晶表示,下一步将深化联建机制,探索“积分制普法”“法治示范户评选”等创新形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记者 郑义 通讯员 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