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军:十年如一日 紧绷安全之弦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在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的福建合润包装涂料有限公司生产厂区,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时而俯身检查消防设施线路,时而手持图纸与技术人员热烈讨论,时而在培训课堂上为员工演示应急救援技巧。他就是同事口中的“安全守护者”,是行业公认的“安全专家”,更是用十年光阴书写匠人传奇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张智军。

张智军检查消防设施线路。(王文强 摄)

从行业小白到“福建省金牌工匠”,从基层技术人员到安环部经理……张智军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浇筑出不平凡的安全丰碑。他曾在2021年福建省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消防设施操作员项目二等奖,并于2022年接连入选漳州市、长泰区应急管理局专家库以及评审库,同年8月被福建省总工会授予“福建省金牌工匠”称号,2023年4月,被授予“漳州市劳动模范”称号。这些闪耀的荣誉背后,是张智军用智慧与汗水浇筑的安全防线,更是一位匠人对职业的极致追求。

据张智军回忆,从业之初的一个夜晚,福建合润包装涂料有限公司的厂区突然停电,备用电源启动。控制室里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厂区内全部气体探测器同时报出故障,闪烁的故障警示灯如同笼罩在头顶的阴云。“停电导致报警系统异常,可能引发连锁安全隐患!”接到通知的张智军立刻驱车赶赴现场。

在维保单位的支援下,即便更换了全新的气体探头,但令人头疼的是每次断电仍会故障频发。“问题一定在更深层的系统或线路里。”张智军凭借着绝不轻易放弃的执着精神,协同维保单位展开深入分析研究。他们开启各类配电箱柜,踏入闷热且空间狭小的电井中进行细致排查。

历时近一年,随着高精度稳压装置的安装调试完成,一直困扰厂区的气体探测器故障终于彻底解决。这场“持久战”的背后,是张智军对安全管理的深刻认知:“隐患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今天不挖出来,明天就会生根发芽。”他深知,安全管理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隐患都可能在不经意间酿成严重的后果,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去对待。

这并非张智军首次遭遇棘手难题。初任安环部安全管理员的他,面对的是一套频繁“罢工”的消防警报系统,三天两头误报、设备故障此起彼伏,甚至连维保单位都摇头叹息。为了确保设备有效运行,他带着维保、公司电工等技术相关人员进行专项攻坚,从图纸查起,对一条条线路进行梳理、排查、整合、理清布线,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系统顺畅运行。

正是有这种“钻牛角尖”的韧劲儿,让张智军完成了从技术“菜鸟”到行业专家的跨越。他先后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化工工程师资质,成为市区两级应急管理局危化组专家,并在2021年福建省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他作为漳州代表队主力成员,凭借“理论+实操”双优成绩斩获消防设施操作员项目二等奖。

张智军常说:“一个人懂安全不算本事,让企业人人懂安全才是本事!”

每年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中,张智军都能策划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技能大演练”,模拟火灾救援现场,设置人员救护、管道堵漏、火灾扑救、防护穿戴等多个实操项目,让员工们身着战斗服在模拟烟雾中竞速。通过常态化的培训与演练,福建合润包装涂料有限公司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

张智军不仅注重员工对安全技能的学习,更关注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他会深入到各个岗位,观察员工的操作流程,及时纠正不规范的行为,并给予耐心指导。他说:“安全不是口号,而是要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中体现出来。”

从深夜排查故障的背影,到培训课堂上的耐心讲解;从技能大赛的激烈角逐,到隐患整改的较真碰硬,张智军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的责任与担当。当有人问起他的“成功秘诀”时,他是这样回答:“真正的匠心,不是刻在荣誉证书上,而是熔铸在每一根安全线路里,沉淀在每一次隐患排查中,传承在每一个安全人的血脉中。”(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王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