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赵梓懿,今天我回到了苍梧,带大家看下我们的大盈村的乡村振兴产业腐竹加工……”“网红”书记赵梓懿熟练地打开了手机镜头,向粉丝展示村里发生的新鲜事儿。在她的视频账号里,既是利用电商助农的印证,也是一幕幕生动的驻村日记。
接过驻村“接力棒”,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连续选派优秀干部奔赴苍梧县旺甫镇大盈村、沙头镇塘湾村和大平村等地,赵梓懿便是其中一员,他们为乡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为民生保障谋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乡村振兴的阵地上接续发力,串起动人“连续剧”。
走进旺甫镇大盈村的老味腐竹加工坊,蒸汽氤氲中工人熟练地将豆浆表层凝结的腐皮挑出晾在竹竿上,黄灿灿的腐竹散发出浓浓豆香,引得人味蕾躁动。工坊的主人是村里的妇女主任李伟玲,她拿出冰冻的鲜榨豆浆邀请来客品尝。炎炎夏日里一口喝下顺滑冰爽,一边品味这香浓豆浆背后的创业故事。
“2017年我接手了家里的老工坊,把传统手工设备换成了机器生产线,现在每年产量能达到35吨,最远卖到了上海、江苏等地的私厨餐馆里,驻村干部积极帮我打开销路,近期帮扶后盾单位自治区地震局还发动职工订购了300多斤,让我更有信心把大盈村的腐竹品牌做好。”李伟玲一边说一边展示着手机上的客户订单。
“大盈村以资金入股分红的项目共计有4个,包括与县平台公司合作共建厂房,以集体经济形式入股六堡茶产业,还扶持了两个合作社。今年村计划投入中央衔接资金70万元,携手广西梧州赵百科食品有限公司新建米粉生产线,目前已完成用地审批,为村民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村委进行任满交接的前驻村第一书记王东娓娓道来,两年的驻村经历让他在说起村里的产业情况时如数家珍。
大盈村村支书李旭文介绍,在自治区地震局的扶持下,村委外立面进行了维修改造,提升了党建形象。驻村工作队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党建引领,积极配合上级政府和村两委重新制定梳理了每个村干职能职责,提高了办事效率,选拔年轻有为的村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为村里注入了新活力。
来到沙头镇塘湾村,半月湖上微波粼粼,映照身后千亩六堡茶山,穿过廉政文化墙,便是底蕴深厚的红色党史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塘湾村以红色文化为魂、生态旅游为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文旅融合、群众共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而塘湾村“破圈”的故事是从前驻村书记赵梓懿创新运用电商平台扩大影响力开始的:她通过抖音直播、短视频创作,将党史馆的红色故事、茶山的晨曦云海、龙鳞坝的童趣嬉戏传播至全国,吸引超百万点击量。同时,借助电商平台,推广六堡茶、荔枝等农特产品,实现“线上引流—线下体验—产品变现”闭环。这种“红色IP+数字营销”的组合拳,让塘湾从“深闺山村”跃升为“网红打卡地”。
“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这是自治区地震局驻村干部一任接一任的承诺。5月21日,受连日强降雨和山洪影响,塘湾村人饮工程水源地管道源头严重堵塞,70%的村民及村小学供水中断。群众急盼之际,现任驻村第一书记马桂芳闻汛即动,会同村“两委”干部,顶风冒雨骑行40分钟摩托车、徒步2.5公里泥泞山路赶赴水源地。
泥泞山路上,党员们胸前党徽沾满泥浆却格外醒目,沿途村民见证这支佩戴“红徽章”的队伍在暴雨中逆行的身影。抢修现场,党员干部们用铁锹清理裹挟碎石的淤泥,肩扛手抬修复断裂管道。经过4小时奋战,汩汩清流重新注入家家户户。村民黄日拧开水龙头说:“马书记带着党员冲锋在前,党徽在泥水里闪光的样子,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我们贯彻落实‘当好坚实后盾助力帮扶乡村振兴’行动要求,驻村干部扎根乡土进村入户,时刻关注群众生活状况,及时向村民解读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切实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广西驻村工作队苍梧县工作队队长吴小龙说,下一步,该县驻村工作队将接续发力,以实干振兴乡村,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乡村发展绽放新的活力。(记者 朱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