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摘油桃先尝后买!口感西红柿好吃不贵!本地糯玉米便宜实惠!”清晨7点,山西省阳高县云林路便民市场内叫卖声此起彼伏。摊位上瓜果蔬菜整齐摆放,顾客们认真挑选,摊贩过秤收款,市场内洋溢着浓浓的烟火气。
在市场的一角,瓜子摊前顾客围拢。“现在市场红火,买卖不愁,一天最多能卖上千斤!”摊主李振春一边招呼客人一边笑着说,“以前在路边‘打游击’,卖点算点,总提心吊胆怕被劝离。如今政府提供固定摊位,大伙儿心里踏实,干劲儿更足!”
这一份“踏实感”,源于阳高县城市治理理念的积极转变。过去,流动摊贩长期占道经营,不仅影响交通秩序,还造成了卫生环境脏乱差,执法者与摊贩之间“你追我躲”的“猫鼠游戏”频频上演,治理难题久而未解。面对现实困境,阳高县综合执法大队主动转变思路,在守护城市烟火气与维护市容秩序之间寻求平衡,积极探索“疏堵结合”的治理新路径,为流动摊贩“安家”提供制度保障和空间支撑。
治理理念的转变,带来了城市新面貌。为科学规划摊位、引导规范经营,阳高县综合执法队员走街入巷,全面摸排人流动线、交通便利性及摊点经营适配性。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整合利用可用空间,合理划定摊位区域,精准匹配摊贩需求。曾在街头“打游击”的瓜果蔬菜摊,如今在焕新的云林路便民市场落户;过去风吹日晒的菜农,也在辕门西街健身广场旁找到了遮风避雨的经营点。目前,三处便民市场和两个早市售卖点已在县城内顺利落地,营造出便利规范、秩序井然的经营环境。
摊位安置到位,管理服务同步升级。阳高县将以往流动巡查机制转为定点常驻,明确摊主在环境卫生、市容整洁方面的责任,引导其自觉规范经营。执法人员也加强日常沟通,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从过去的劝离驱赶到如今的有序安置,流动摊贩有了稳定落脚点,城市交通更顺畅,环境面貌更整洁,治理效果显著提升。“治理的关键在于‘疏胜于堵’,”阳高县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刘彦说:“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精准服务才能事半功倍。”(记者 席兆平 通讯员 马静波 周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