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肥城安驾庄: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希望的田野,和美的画卷,一幅幅恬淡静谧宜人的图景映入眼帘,一个个民富人和的乡村,诉说着生机与活力……6月的山东肥城大地,可谓“目之所及处处如画,行之所至步步入景”,这也是肥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印证。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肥城市的安驾庄镇以“环境塑形、产业赋能、文明铸魂”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这里既有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又有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更有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环境塑形 扮靓村容村貌

生态治理塑底色,绿满乡村景如画。安驾庄镇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下足绣花功夫,以匠心雕琢美丽乡村美景。

早上六点,50岁的马红卫扛着扫帚向洼里村村委走去,准备参加今天的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走在绿荫环绕的乡间小路上,马红卫也见证着昔日“灰头土脸”的洼里村一步步美成了公园模样:占地540多亩洼里创业园区、长达120米的孝德街,沥青路基本实现了全覆盖,200多盏路灯点亮了璀璨夜色,让马红卫感觉“如今的光景咋这么美”。

“村干部和我们一起美化环境,我一定要把这个活干好,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路两边种上花、栽上树多好啊,真正是为我们老百姓服务!”南双村村民王大爷在自家门口帮助村里修整路肩,说起人居环境的喜人变化,他感触颇深。

“今年,我们组织村民集中开展了清理行动20余次,参与的村民达300余人,出动车辆机械10余次,清理了各类垃圾。”南双村党支部书记肖思强说道。

河道治理也与村庄美化相得益彰,升家庄村河道两岸,生态标语牌掩映在花丛间,文化墙上的彩绘与真实的花影相映成趣,绘就出一幅"水清岸绿花照眼,景村相融人自欢"的生态长卷。

昔日杂乱堆放的景象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早已是“乡村小花园”。漫步街巷,最是那房前屋后精致的小花箱惹人驻足,错落有致地绽放着四季芳华。

文明铸魂 培育文明乡风

盛夏时节,踏入安驾庄镇,满目皆是蓬勃的生命力。泰东路两侧,银色的设施农业大棚与金黄的小麦交织成绚丽的色块;村庄里,街道整洁,各色鲜花争奇斗艳;文化广场上,老人们摇着蒲扇,在大树下乘凉聊天,孩子们追逐嬉戏,笑声清脆响亮。

随着村庄环境的蝶变新生,安驾庄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如春风化雨般焕发新韵。每逢五一、国庆、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各村自发组织文艺联欢会。歌咏比赛余音绕梁,国庆联欢的乡土小品妙趣横生,春节元宵的秧歌锣鼓更是将喜庆传遍街巷,正编织成“四季有节庆、处处见欢颜”的生动图景。

“绿油油的草场骏马行,我在草原歌唱北京……”每当夜幕降临,书香名府社区的广场上便响起了旋律昂扬的音乐,村里爱好跳舞的群众吃过晚饭后就不约而同地换上舞蹈服,在小广场上随着音乐欢快地舞动,歌声、笑声、音乐声此起彼伏。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传来喜讯:马家埠村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卓越的建设成果和蓬勃的发展活力,成功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马家埠村多年来文明建设成果的高度肯定,更是安驾庄推动乡村振兴和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崭新起点。

文明新风吹拂下,安驾庄镇在金色阳光里熠熠生辉。

产业赋能 促进产业融合

安驾庄镇深耕沃土,特色产业绽放异彩。“绿满望鲁山、好吃安驾庄”品牌持续推广,打造了从春季赏花到夏秋采果的全产业链。每年春天万亩樱桃树如霞似锦,漫山遍野的白色花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举办的樱桃花季活动已成为春日里动人的风景线。

安驾庄镇“一块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更成为了闪耀的“金字招牌”。蓝麦紫麦颗粒饱满,石磨面粉面条转出浓浓麦香;乐汶无土栽培西红柿打破常规,在“空中”结出累累硕果;寨子村万吨大樱桃“出山”,畅销全国各地……这些扎根乡土的金字招牌,正书写着安驾庄镇“一村一品”的产业新篇。

2025年以来,安驾庄镇聚焦“工业抓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各项经济指标展现出良好势头,规上工业产值、规上服务业营收、固定资产投资额等多项经济数据实现正增长,这份亮眼答卷的背后,是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重大项目的高效推进,更是全镇上下精准施策的发展合力。

工业项目愈发强劲,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安驾庄镇在不断擦亮自有镇名片的基础上,持续探索这片土地带来的优质资源,书写着和美乡村新篇章。

如今的安驾庄镇,正谱写着一曲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这里,青山绿水间跃动着村民幸福的笑颜,古老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生机,乡愁记忆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画卷,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徐徐展开,让乡村之美在时光流转中历久弥新。(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纪宗玉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