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出台政策让人民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乐消费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既关系着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方案对标中央文件和有关要求,结合山西实际,按照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的思路,因地制宜谋划务实举措,提出实施七大行动和完善支持政策8部分、30项政策举措。其中,七大行动包括:需求端的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供给端的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以及外部环境端的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完善支持政策部分进一步强化投资、财政、金融等政策对消费的支撑促进作用。

新闻发布会现场(席泽伟 摄)

6月25日上午,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敬;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新民;山西省人社厅副厅长吴海亮;山西省商务厅副厅长梁志勇;山西省文旅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任永福;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郝建玉联合深入解读《山西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回答与会记者提问。

《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制约消费领域的突出问题,聚焦民生急难愁盼,兼顾当前和长远、供给与需求,建立完善了长效机制。

围绕就业、生育、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居民负担,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提升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潜力。如实施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三年内组织各类技能培训240万人次以上;持续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规模,在全省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项目推广以工代赈;为符合条件的生育家庭发放生育补贴;提高奖学金覆盖面和助学金资助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调整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重点群体专项救助水平等。

根据山西资源禀赋,促进服务消费和消费品品质提升,持续扩大消费规模。如发挥文旅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银发旅游,开发“坐着火车游山西”“银发旅游列车”等主题旅游线路和产品;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建设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鼓励景区景点、博物馆等延长开放时间;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减免景区门票、发放文旅消费券;支持太原等地做大做强演唱会经济;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高品质滑雪旅游度假地等。

围绕餐饮、住宿、文旅、体育、住房、汽车、家电、家装等传统消费,提升品质、挖掘潜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同时,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和个性化消费需求,支持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发展,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如加力扩围补贴支持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家装厨卫消费品“焕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等;对评选出的省级以上首店择优给予资金支持;持续开展“双品网购节”“网上年货节”等网上促消费活动;拓展“人工智能化+消费场景”,探索引导VR在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等场景应用;鼓励各地打造多样化、差异化低空飞行旅游产品等。

山西既注重通过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又注重通过提升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消费供给、创造消费新需求。开展了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减少消费限制,激发消费活力。同时,强化政策协同联动,用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完善项目投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强化政府投资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教育医疗、技能培训、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领域重大项目的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领域的有效投资;综合应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引导拉动消费增长;鼓励金融机构利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此外,鼓励连休、弹性错峰休假等,强化带薪年休假制度的监督落实。

山西期待随着《实施方案》构建起更加有利于促消费的政策体系,真正让人民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乐消费”。(记者 席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