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以“天门衣尚 智绘全球”为主题的2025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大会在湖北省天门市体育馆开幕。
本次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天门市人民政府主办,以“文化铸魂、标准立身、数智赋能”为主线,汇聚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及政府代表等各界精英,通过惠民晚会、产业大会、圆桌对话会等7项活动,全景展现天门服装电商产业的创新成果,共襄行业盛举。
“湖北服装看天门,天门服装出国门。”开幕式上,天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纪道清以铿锵话语,向与会嘉宾展现了这座江汉平原工业强市的产业雄心。
经过二十余年发展积淀,天门已构建起“纺纱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的全产业链生态。服装类企业超7000家,电商平台店铺达1.3万家,形成“全链协同、集群发展”的产业格局。近五年来,依托产业升级与政策红利,累计吸引10万人才返乡创业,带动16万人就业,2024年实现交易额513亿元,销售服装6.2亿件,产品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产业升级路径上,天门正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通过建设智能生产车间、搭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推动设计、生产、销售全流程智能化改造。下一步,天门将加快人工智能步伐,加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向全球服装电商供应链中心迈进。
“如今的天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风景独好,水乡公园城市宜居宜业,优势重塑期、资源集聚期、人气升腾期、赶超窗口期、干事黄金期‘五期叠加’是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纪道清展望,期待与大家携手前行、并肩奋斗,共同推动“天门衣尚”引领全省、辐射全国、闪耀全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会长徐建华表示,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实现了从无到优、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构建起完整生态体系,其成长轨迹堪称行业标杆。依托电商积累的海量市场、营销及制造数据,天门正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产业链各环节,以数据分析精准把握消费趋势,推动产品品类从单一向多元拓展,并创新融合文旅产业,开辟“天门样板”新赛道,实现对传统产销模式的智能化改造。
同时,天门正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创造新兴增长点,丰富产业生态内涵,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围绕供应链协同、线上线下融合及内外贸一体化国家战略,天门不仅为存量产品拓宽出路,更积极融入全球市场,服务内外双循环发展格局,彰显产业升级的前瞻视野与实践价值。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指出,今年是人工智能深度赋能产业的爆发之年,纺织服装领域企业积极探索AI与产业融合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行业将全面进入“AI+产业”新阶段。本次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大会聚焦人工智能在服装电商产业链的深度应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她希望天门能在设计研发、制造智能化及智能营销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天门市服装电商行业协会会长、起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费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天门市服装电商行业协会已吸纳160余家会员企业,涵盖面辅料、加工厂、电商、物流、MCN机构、融媒体、技工学校、网络科技等全产业链上下游主体。会员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正携手开拓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谈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费文强调人才是核心支撑,但当前天门服装产业仍面临人才瓶颈。为此,协会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联合政府部门及人社局构建人才引入机制,如本次活动中杨市长提及的购房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优惠政策;二是深化校企合作,除本地职业院校外,协会正与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建立深度合作,部分副会长单位已对接武汉多所高校资源;三是推动市场化引才,积极吸引杭州遥望、武汉品城品创等头部企业参与产业生态建设,通过市场化手段完善人才结构。
同时,身为本土服装企业负责人的费文透露,企业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智能工厂项目于去年12月启动建设,预计今年10月投产。该项目投产后,服饰生产效率有望显著提升30%-40%,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开幕式上,《“天门衣尚”区域公用品牌管理标准体系》及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天门衣尚”品牌馆首发仪式同步举行,柬埔寨AZ集团成功获得品牌授权。此外,天门市服装电商行业协会与淘宝直播产业带等8家服务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大会成果丰硕,共促成3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达145.28亿元。其中,年产1.5亿米高端锦纶面料项目、年产3万锭智能纺纱项目等25个纺织服装、文旅类项目现场签约,为天门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县域经济迈向更高质量。(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熊文婷 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