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近年来,甘肃省漳县精准聚焦民生关切和城市建设短板,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先后有武阳公园建成运营、滨河路拓宽提升、生态廊道扩绿增效、文昌路建成通车、盐川学校投入使用、地下管网优化升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生活圈”变成“景观带”
新修建的武阳公园自开放以来,以完善的设施、优美的景色,吸引了大量群众前来健身休闲“打卡”。武阳公园建设占地108亩,建成地下停车场、休闲廊架、盐文化广场、儿童游乐场、篮球场等基础设施,种植各种树木、花卉63.56万株,园内四季皆景、各有特色,是一个集生态保护、文化展示、健康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公园。
漫步公园,不仅时刻能感受到整个公园的生态之美,也能在城市中享受一份静谧。“这两年,政府因地制宜,把这里改造成公园,除了绿化好以外,休闲健身设施更是一应俱全。”家住漳县武阳镇董家庄村的老人董兴德满脸笑容。
董兴德亲眼见证了这片区域的变迁。自从家门口修起了公园,他每天都会来这里,上午锻炼身体,下午和邻居们下棋聊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老年人有了锻炼的地方,孩子们也有了玩耍的空间。我们的城市治理确实越来越贴心了。”
与武阳公园隔路相望的漳河生态廊道也是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该项目主要以生态修复、护岸绿化、人文景观为重要建设内容,新建彩色混凝土步道1.9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2.8万余平方米,配套建设驿站2座、公厕4座、公交车候车亭7个、自行车停车棚11个……
生态廊道项目的实施,使漳河城区段河道两旁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道两旁呈现出“碧水荡漾、城水相融、人水和谐”的幸福图景。“河道改造后,河岸边整洁美观,不仅有花花草草,还有健身器材。县城真是太美了。”家住武阳镇城西社区居民董志强感慨道。
此外,漳县还全力推进陇漳高速东出口、龙川路、人口公园、电信广场等4个“口袋公园”建设,让零散绿地变身“幸福打卡地”,努力为城市边角带来“诗情画意”。
漳县坚持把生态宜居作为城市发展的更高追求,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思路,持续开展城市生态加密和景观提升行动,精心雕琢诗意栖居幸福空间,目前,漳县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84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24%、绿化覆盖率达到40.01%,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全新变化。
“精更新”打通“主动脉”
“我是土生土长的漳县人,感受最深的是咱们漳县近年来的城市变化,尤其是道路交通方面的变化,大家出行越来越便捷了。”居民高龙飞驾车行驶在宽阔平整的滨河路车道上赞叹不已。滨河路拓宽改造项目计划拓宽改造滨河路约6.6公里,该项目不仅让城市更加整洁美观,而且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
一路通而百业兴。近年来,漳县致力于疏通道路“血栓”及路网“毛细血管”,新建泰安路、文苑北路、武阳路东段、文昌路……全力打通城市“大动脉”,让群众出行变得更加快速便捷。
地下管网是一座城市的“良心”,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漳县坚持把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大力气推进城市地下管网的建设管理工作,先后实施完成滨河路供排水管网提升、贵清路商贸街城中村市政管网改造、城区排水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城区集中供热第二热源厂建设等管网改造项目,累计改造雨水管网16.04公里、供热管网21.70公里、污水管网13.10公里、供水管网11.41公里。
当前,正在实施的武阳路地下管网及设施更新改造工程,不仅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之举,更是为群众创造更加舒适宜居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该项目计划改造地下管网4.8千米,其中,包含热力、污水、雨水等管网改造及路面工程,该项目的建成将全面优化城区地下管网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显著提升城区的供水、排污、供热能力,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停车难”不仅是困扰群众的“烦心事”,更是制约城市形象提升的堵点。漳县持续强化统筹规划、盘活闲置资源,累计建成地下停车场、生态停车场、智慧停车等车位2100余个、配建充电桩100余个,以务实举措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停车体验更舒适、停车秩序更规范、停车环境更智能。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为满足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漳县坚持“住房不炒”定位,稳步推动房地产开发和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累计新建住宅小区11个、住宅4800余套,全县住房结构不断优化、居住条件持续改善。
在建好新房的同时,漳县对老旧小区改造也同样不遗余力,结合县情实际,着眼城市长远发展,科学编制老旧小区改造规划,根据小区破旧程度、居民改造意愿等情况,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17个。
“过去,小区院内有些杂乱,居住条件也不理想。这两年,政府投入了资金对小区实施了改造提升,不但院内整齐了很多,而且还修建了凉亭等设施,休闲有了好去处。”漳县阳光小区的居民陈云鹏说。“重做保温”“整治飞线”“粉刷外墙”“增补绿地”……这是老旧小区改造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的老旧小区,让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了“家门口”的幸福。
冬季供暖涉及千家万户,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需要和群众供暖需求,建成城区第二热源厂,新建换热站7个、埋设热力管网24.6公里,全县供热设备全面升级、供热能力显著提升,让幸福漳县更有“温度”。
近年来,漳县紧扣市民所想、紧贴市场所需,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项目,为市民提供了安心放心舒心的市场消费环境。“中心市场改造提升后环境整洁美观,购物环境有了整体提升。”漳县中心市场负责人蔺祥丽说。
走进漳县文苑幼儿园,园内环境优美、育儿设施齐全,配备了各类教具和游乐设施,能够满足孩子多样化的学习和游戏需求,该幼儿园于2024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漳县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新增城区学位7500个,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入学需求。紧盯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在城区建成户外劳动者驿站7个、公共厕所16座、改造路灯150余盏……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随着城市更新的深入推进,武阳大地、漳河两岸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蔡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