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新疆温宿县柯柯牙镇戈壁新村以一场浸着果香的庆祝活动,为建党104周年献上基层答卷。20多名党员在党员活动室完成集体宣誓后,即刻奔赴3000亩吊干杏林间开展志愿服务,让党旗在丰收季里与金黄杏果一同闪耀,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6月29日清晨,党员活动室里,20多名党员齐聚一堂,新入党党员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结束后,众人走进戈壁新村吊干杏种植基地。党员志愿者和果农们穿梭林间、抢抓时节、分工协作,加紧进行采摘、分拣、精选、分级包装,让新鲜杏果以最快速度抵达市场。
戈壁新村党支部书记徐建丽站在果园里,望着硕果累累的枝头感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如今林果面积达6.42万亩,吊干杏亩产稳定在1吨左右,年产值突破4800万元。这份丰收答卷,是党带领我们用汗水写就的。”他介绍,村党支部通过“党员+农户”结对模式,让特色林果业成为村民的“甜蜜事业”。“七一”前夕,党员志愿者扎进果园帮农户抢收,正是要让这份“甜蜜”实实在在转化为增收动力。
“90后”年轻党员黄燕指尖飞快地摘下一串饱满的吊干杏,汗珠顺着晒红的脸颊滑落,眼睛炯炯有神。黄燕说:“能和大家一起为乡亲们抢收杏子,这就是我献给党的生日贺礼!”不远处,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李平轻轻抚摸胸前的党员徽章,望向层层叠叠的杏林说:“村子从荒芜到繁荣,哪一步离得开党的指引?只要还走得动,我这老党员就要守在地里,给年轻人作个表率。”
种植户包兴发的杏园里,20余名工人正按果径大小分级包装。他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杏子品相好,收购价涨了两成。每逢丰收季,党员志愿者就来搭把手,从摘果到找销路,啥难题都帮着解决,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2010年前的戈壁新村,还是风沙卷着碎石的荒滩。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十余年生态治理与产业培育,如今这里绿树成荫,纸皮核桃、冰糖心苹果等特色林果不仅锁住了风沙,更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徐建丽望着漫山遍野的“致富林”说:“你看这林子,既是生态屏障,又是幸福靠山,都是党领着咱们干出来的。”
烈日下,满载杏子的货车驶向远方,鲜红的党旗在杏园里猎猎作响。这片曾寸草不生的土地,正用压弯枝头的硕果诉说着,在党的引领下,戈壁也能结出“幸福果”。村民们深知,好日子不是天上掉的,是党带领着党员干部扎根土地,用实干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记者 查燕荣 通讯员 李哲清 郭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