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紧贴区域发展格局,将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引擎。围绕甜糯玉米、杂交谷子、加工型马铃薯和道地中药材四大产业链,示范区精准发力、协同推进,通过全链条体系建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不断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转型,已成为五寨县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甜糯玉米产业链率先破题,凭借五寨独特的土壤与气候条件,示范区推动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选育“万糯2000”“万糯2018”等优质品种,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成立产业协会,推进玉米种植科学化、规模化。建成集加工、仓储、检测、营销于一体的年加工2亿穗的产业园,推动玉米深加工多元发展,形成玉米糁、淀粉、罐头等多品类产品。申请注册“五寨甜糯玉米”区域公用品牌,借助电商平台和线下销售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将五寨甜糯玉米的“鲜甜”风味推向全国市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黄金产业链。
杂交谷子不断释放带富效应。示范区引进链主型企业五寨县益康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建成年加工谷子30万吨的标准化生产线,可满足晋西北86万亩谷子的加工,以高于市场价5分/每斤的优惠价格“订单式”收购,全部达产达效后可让利3000万元,辐射带动农户17.2万户。基于益康成链效应,米糠油、小米面粉、小米皂粉、鸟粮鱼饲等延伸产业纷纷落地,谷子由初级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和多元化高附加值链条演进,构建起完整的杂粮产业体系。
加工型马铃薯产业也在示范区迎来新机遇。历经三年建设,示范区建成11.3万亩加工型马铃薯基地,平均亩产达6吨,最高突破7.3吨,创下山西单产纪录,产出效益较传统种植提高三倍以上,成功打造“吨粮田”。此外,示范区同步争取马铃薯产业园建设项目,挖掘产业发展新潜力,推动马铃薯产业从种植向精深加工领域迈进,开发薯片、薯条、粉条、粉皮、饼干、饮料等产品,推动加工型马铃薯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小小马铃薯释放无限“薯”光。
道地中药材产业逐步成长为五寨农业的一张特色新名片。聚焦黄芪、党参等优势品种为核心,扩大种植面积,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保障中药材品质可控。在产业链建设上,中药材产业园相继建成,涵盖中药饮片加工与提取物精制等功能。通过参展推介、品牌打造等举措,五寨道地中药材的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康养五寨的产业支撑能力逐渐增强。
四大产业链齐头并进,五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能,强化与科研机构、重点高校协作,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聚力新品种培育、绿色种植技术推广、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升级等方向,持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与核心竞争力。结构更优、链条更全、品牌更强的农业体系正加速形成,示范区将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更大引领作用,为五寨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记者 席兆平 通讯员 周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