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近年来,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截至目前,全县平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2万亩,产值0.35亿元左右。中药材产业不仅为百姓插上了增收致富的翅膀,而且成为带动区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经济增长点。
辽宁光太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中药产业发展并具有药品、食品生产资质的科技型企业,为宽甸重点扶持的中药材企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现已建立五味子、黄精、关玉竹等多个中药材种植基地,遍及全县20个乡镇,辐射带动近800户村民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万亩。
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村企合作共建中药材产业扶贫基地”模式,形成企业发展有盈利、村集体参与有资金、群众务工有薪金、流转土地有租金的“一利三金”模式。
除了联农带农,构建共同致富的新机制,辽宁光太药业有限公司还担起了野生驯化、良种选育的责任。公司建立野生中药材物种保存圃,通过抢救性收集、保存、保护宽甸药用植物80多种,并与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目前,野生中药材物种保存圃已经成为辽宁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
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和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企业纷纷落地宽甸,为宽甸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辽宁万仕诚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2018年,该公司通过青山沟镇的招商引资落户钟家堡村,建立农业种植基地,建设厂房4000平方米,厂房内配有烘干室、冷库以及恒温库等。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在青山沟镇范围内种植五味子、黄精等中药材4000余亩。公司的发展和壮大让附近村民不用出远门就有务工劳作的去处,最多时每天用工300多人,日常用工也需百余人。
近日,记者在公司厂房内看到,工人们忙着把一捆捆中草药运送到烘干室。不远处的五味子种植基地里,20多名女工给五味子剪枝,扶苗上架……“以前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现在岁数大了,干不动了。多亏这个公司,让我们在家门口一个月就能挣4000多元,妥妥的好日子。”这边的村民张武圣话音刚落,那边的袁久利则兴奋地接过话:“我73岁了,现在一个月也能挣4000多元,真是睡觉都能笑醒。”
下一步,宽甸将继续以企业为核心发展中药材产业,并将中药材与度假、康养、研学等进行跨界融合,紧盯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推出各类“中药+”业态,让中药材成为绿水青山间的“绿色银行”和强县富民的“金钥匙”。(记者 王官波 通讯员 曲丹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