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非遗点亮唯美景区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7月5日晚,江西省丰城市隍城镇唯美景区华灯初上、流光溢彩。一场以“非遗进景区·文化添活力”为主题的非遗展演活动在此启幕。300节板凳串联而成的“巨龙”在夜色中腾挪游走,梅烛摇曳的红光映照出游客们的灿烂笑脸,为夏日假期注入了醇厚绵长的文化韵味。

活动现场,唯美景区大草坪露营基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随着激昂铿锵的锣鼓声骤然响起,一条气势磅礴的板凳龙徐徐入场。300节板凳首尾相衔,每节板凳上3盏梅烛红光灼灼,恰似红梅在夜幕下轻盈摇曳。村民们肩扛板凳,步伐稳健有力,时而盘旋游走、灵动自如,时而昂首腾跃、气势如虹,将千年非遗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活动现场(张玥 摄)

丰城梅烛,又名丰城梅烛龙、板凳龙,其名源于“梅占花之魁,烛乃光之源”的美妙意境,始创于唐朝,至今已绵延传承千年。2010年,丰城梅烛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隍城人深厚的精神纽带,每逢重要节庆,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参与扎制、巡游活动,以集体协作的方式,延续着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敬畏。

江西唯美养生谷旅游度假区负责人许俊涛在致辞介绍:“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非遗则是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璀璨印记。我们期望通过可观、可触、可感、可传承的沉浸式体验,让古老技艺重焕生机,将唯美养生谷打造成为非遗展示、传承与活化利用的理想之地。”

隍城镇党委书记鄢劲枝介绍:“隍城向来享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国家级非遗花镲锣鼓、省级非遗板凳龙等非遗项目,承载着隍城千年文脉。此次非遗进景区,不仅是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更是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丰城市持续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建设,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非遗保护新格局,新增了5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丰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李才军介绍,“此次省级非遗项目‘清溪梅烛’(板凳龙)走进唯美养生谷,是丰城文旅深度融合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除了震撼人心的板凳龙展演,活动现场还精心设置了多个特色文化体验区,让游客在游玩中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非遗民俗文化展览区集中展示了花镲锣鼓、社火、玩头儿等隍城特色文化;制作体验区为游客提供冻米糖制作、碗泥岭DIY、清溪梅烛花灯制作等丰富多样的互动项目;文创产品展销区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龙”文化特色文创产品;美食免费品尝区则准备了地道的隍城特色美食,让游客大饱口福。

此次“非遗进景区”活动是丰城市推动文旅融合的一次重要探索。通过将非遗项目引入景区,既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领略传统文化之美,也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开拓了全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动力。(记者 曾庆华 通讯员 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