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生金” 板下“长银”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眼下正是金银花采摘的好时节,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忙丙乡乌木村的1500亩“农光互补”基地里种植的金银花迎来首茬开采。

走进忙丙乡乌木村“光伏+金银花”复合项目基地,只见金银花藤蔓郁郁葱葱,一簇簇嫩绿饱满的花蕾缀满枝头,数十名采花工人正指尖翻飞,加紧采摘2025年的首茬鲜花。这片开在家门口的“致富花”让他们不用远走他乡就能实现就业,乌木村村民蔡小二谈及此事,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前几年主要还是去外省打工,出远门又挂心家里。自从搞起这个金银花种植基地,平常来除除草、施施肥、修修枝,进入花期又来帮忙摘花,每个月有两三千的进账。不忙的时候还可以回家里采茶、种玉米,两边活计都不耽误。”蔡小二开心地说道。

春控农业发展(云南)有限公司负责人邢永军介绍,从种植开始,“光伏+金银花”项目就给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种植时用工最高峰达到每天140余人,现在进入采摘期,用工每天在20人以上。

傍晚,邢永军便驱车把一筐筐新鲜的金银花送到忙丙乡金银花加工厂。干净整洁的厂房内,工人们正熟练地把刚采摘下来的金银花均匀摊晾到机器进料口,随着传送带缓缓滚动,蒸汽腾腾喷出,整个加工厂内清香四溢。在先进的智能温控系统下,不一会儿便完成了金银花杀青、烘烤、消毒等系列工序,经过加工后的金银花外形紧实、色泽绿润,等待装箱后销往全国各地。

“乌木村种出来的金银花色正气清、条长蕾饱,药用价值和市场价值极高。2025年才是种植的第二年,因为气候适宜、管理得当,已经可以进行初步采摘,预估产量约为7-8吨。金银花种植三年后才能进入丰产期,届时亩产应在600公斤左右,产值可达6000元/亩。”邢永军介绍道。

近年来,镇康县聚焦发展壮大资源经济,依托境内丰富的“风、光、水”等资源优势,全力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发展。目前,全县4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已实现全容量投产并网,总装机规模58万千瓦,完成投资34.21亿元,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2024年累计实现产值约1.35亿元,上缴税收约1755万元。实现了板上“生金”。

自2022年以来,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镇康县因地制宜发展“农光互补”项目,探索实施“光伏+中药材”发展模式,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生态优先,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金银花生态经济产业,共完成金银花种植1500亩,开辟出一条特色产业富民强村的新路子,实现板下“生银”。(记者 郑义 通讯员 刘丹 袁庆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