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万亩沃野披“绿装”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年来,云南省永德县积极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惠民政策,聚焦底线推进粮食大豆油料生产工作,突出抓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个关键点和农资保供,着力抓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田处处染新绿,水稻插秧正当时,连日来,随着豌豆、蚕豆、小麦等一批夏粮颗粒归仓,永德县迅速切换“秋收粮播种”模式,走进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当地群众正抢抓农时,全面开展水稻插秧作业,运秧、抛秧、插秧……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非农化、非粮化”“什么是基本农田”“哪些属于耕地”……德党镇明朗社区党总支书记鲁义员穿梭于田间地头为农户讲解,鲁义员于2011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多年以来,他始终把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坚持奋战在粮食生产一线,结合着自己多年来的种粮实践经验,深入田间地头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讲解耕地保护政策、水稻插秧技术要点,积极推广绿色生态的田间管理技术,水稻品种选育及科学管理方法,鼓励群众多种粮、种好粮。

“今年我们明朗社区水稻种植面积1500余亩,相比往年平均亩产可能会超过600公斤以上的良好势头。我将持续发挥一名新时代劳模带动的作用,通过院坝会、田间课堂等方式,将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粮食安全极端重要性讲深讲透,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指导,让各项惠农政策深入人心,让‘保粮种粮’真正成为共识。”鲁义员介绍。

在勐板乡赛米河畔,农机员沙维驾驶着插秧机在田间熟练穿梭,履带碾过之处,水花轻溅,嫩绿的秧苗被机械手精准抓取,以整齐划一的节奏栽入泥土,原本波光粼粼的稻田很快“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在微风中焕发勃勃生机。

勐板乡产业发展和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绍光介绍:“勐板乡计划种植秋收水稻9581亩,从4月份开展育秧工作以来,全乡整体推进节奏较为顺利,按当前进度预计能在7月20日全面完成,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插秧效率有明显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新型的高速插秧机,全程机械化作业已成常态。”永德县依托国家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的实施,积极抓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引导和扶持群众购买使用农业机械206台/套,让农业机械化在德党镇、永康镇、小勐统镇等适宜乡镇跑出“加速度”,每台插秧机日均作业量可达35亩,机插整体效率提升了约20%。

这些是永德县在田间地头书写“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永德县抢前抓早开展农田水利沟渠普修,坚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政策,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员(自然村长)优势,全面摸清辖区农田沟渠底数,排查出需要修复灌排沟渠931公里,完成修复91.36公里,集中精力抓实备耕前农田沟渠修复工作,为粮食生产上道“保险”。今年以来,实现夏收粮食播种面积20.3593万亩增1.3%、产量2.2959万吨增2.89%、单产112.77公斤增1.57%“三增”,截至目前,4.48万亩稻谷秋收种植面积已完成,力争把各类农作物都播种在丰产期,克期完成全年65.8万亩秋收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持续筑牢粮食生产根基。(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李建光 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