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发行桂东县支行获批并投放产业化项目贷款2.3亿元,重点支持区域内茶叶、油茶、中药材的种植及茶叶、油茶的育苗。在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下,湖南省桂东县革命老区走出了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可持续的康庄大道,让当地林地活了,山林绿了,百姓富了。
坚持政银企联动,完善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农发行桂东县支行着力在政策撬动、资金带动、机制联动上下功夫,推动桂东县政府及林业、农业、市场监督等部门及相关乡镇,以茶叶、油茶、中药材“两茶一药”为重点,因地制宜制定了《桂东县油茶造林、低产林改造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提出了完成油茶新造及低改2.28万亩,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新增茶园2万亩、改造低产茶园1.5万亩的新目标。及时出台项目规划,明确项目建设主体、承贷主体、经营主体,为后续项目落地解决了“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坚持主动创新求变,突出综合扶植效益。市县两级行在外无经验可循、内无模式可鉴的情况下,坚持以自我为主,会同林业、当地金融监督管理分局等部门,坚持项目早培育、早摸索,结合省林业局进一步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质押贷款工作意见,多次与当地党政部门沟通,着力围绕承贷主体市场化运作、集体林场产业化发展等,进行综合性积极探索,经多次论证考察,锁定药材种植、茶叶种植及深加工、油茶种植及精加工、苗木基地发展、林业产业等多方面发展,深度融合精准帮扶、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模式得以落地,并得到省农发行大力支持。
坚持融资融智,突出服务质效。省市县三级行整体联动,制定清晰的办贷思维导图,明确银企点对点服务,拟定时间表、路线图,以专业高效的服务确保办贷渠道畅通;确立“银行+承建商+经营商+合作社”的综合性模式,解决承贷企业运营经验不足、资质不全的问题;创新“油茶+N”复合经济种植模式,套种后土地综合收益比单一种植提高1倍以上。
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在农发行桂东县支行2.3亿元政策性产业贷款支持下,普乐镇、沤江镇等4个乡镇建成油茶、茶叶和中药材三个生产及运营基地,年产值可达到1亿元。不仅让当地农户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外,而且为桂东县潜在经济带来新希望,比如,为桂东县高山茶、高山中药材品牌注入了新活力,为当地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和带动,提供了新机遇、新课堂。
有效盘活土地资源,让沉睡土地变成活资源。政策性金融有效撬动了桂东县4个乡镇流转土地4.98万亩,其中,新造油茶林9000亩,并在油茶林下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6240亩,新建有机茶种植基地1.79万亩,老龄茶园换种改植基地2.25万亩。让当地沉睡已久的“死土地”成为了当地农民永久致富的“活资产”。
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该项目的落地,可以让油茶、茶叶、中药材三项在经营期内获得销售收入18.9亿元、净利润2.1亿元。可带动当地村民就业,项目经营期内创收达7000万元。同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有效带动当地苗木、加工、包装等上下游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提级提质。“两茶一药”产业链落地,让桂东县继储备林经济之后又一重要的产业支柱,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同时,打造红色旅游+观光农业的绿色发展新模式,让广大旅客在桂东县既能看得见高山好水,又能品得着高山好茶,在红色历史中品出茶道韵味,在巩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成果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油茶+N”复合经济种植模式。政银企共同创新出既符合种植客观规律,提高产出效益的新路子。本项目在油茶种植基地套种黄精、岗梅,弥补了油茶挂果前的空档期,既改良了土壤,促进油茶更好生产,又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推动中草药产业乘势发展。经测算,套种后土地综合收益比单一种植提高1倍以上。
创新承建运营新模式。采用“银行+承建商+经营商+合作社”的综合性模式,由地方党政牵头“搭台”,农发行、国企、运营商、合作社一起“唱戏”,有效解决了项目资金不足、技术短缺、人力不足的融合问题。在合作中,由农发行提供政策性贷款,地方国有企业负责承建,当地种植经验丰富的企业合作运营种植基地。由此解决了承贷企业运营经验不足、资质不全的问题,同时带动了当地企业发展。
创新抵押担保融资新方式。农发行桂东县支行根据桂东县域抵押资源紧缺现实,采用“抵押+保证担保”相结合复合担保方式,由承贷方名下不动产提供追加抵押担保,由集团兄弟公司提供全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其他地方国有企业提供抵押担保,有效解决抵押资源不足问题,
精心规划信贷产品要素。根据“两茶一药”产出时效长、产出周期慢、林地(园地)流转手续繁琐等特点,依据《农业农村林草保护发展贷款细则》,在期限上,设定17年的还款期限,让贷款期限与产出期相匹配,让项目期、流转期、运营期、还款期四者统一。同时,在整合现金流上,充分利用项目建成后形成的项目农业产业分成收入、基地出租收入组合还款来源,充分探讨项目市场化运作的新思路。(通讯员 刘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