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颜值”更有“产值”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仲夏时节的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双旗村,漫山遍野的花海缤纷亮眼,争芳斗艳;云彩浮动,在天空之境倒映,又在远处重叠,美如幻境。山湖之间,一幅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秦巴山区乡村振兴的美好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7月2日,从剑门关启程,仅需20分钟的车程,记者便抵达了剑阁县下寺镇双旗村。这个坐落于小剑山脚下的美丽乡村,被数百种花卉装点得如诗如画。

从贫困落后的小山村,蜕变为年产值过千万的明星村;从道路泥泞的小村庄,蝶变为郊游胜地、网红打卡地;从矛盾纠纷不断的“麻烦村”,华丽转身为令人羡慕的“幸福村”……近年来,以鲜花为媒、剑山为魂、文旅为核的双旗村成功逆袭,被评选为“中国最美乡村”。

整合特色资源 升级建成“大景区”

双旗村,这个坐落于小剑山下的美丽村落,因两崖壁间的白色崖壁形似旗帜而得名。整个村落以其独特的地理特征而闻名,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探险者。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下第一雄关”剑门关的感慨。双旗村毗邻剑门关AAAAA级景区,距剑阁县城12公里,森林覆盖率75%以上,辖区内有大小剑山崖壁核心景观资源,有天麻、灵芝、铁皮石斛等野生中药材100余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四川省最大的野生鸳鸯繁育地。

2019年,剑门关景区原经营主体华侨集团为丰富景区业态,在双旗村投资建设民宿等旅游设施,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后因新冠疫情影响,经营持续亏损。2023年6月华侨城集团整体退出剑门关景区经营后,双旗村乡村旅游项目停业、旅游设施资产闲置。

新冠疫情结束后,剑门关景区公司承接双旗村旅游项目资产,携全新规划和理念入驻,并整体改造提升,新增农业休闲体验基地、驿路梨花等场景,今年“五一”节,双旗村乡村旅游项目重新开业。

近年来,双旗村依托剑门关景区辐射带动优势,有效盘活各类资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就近就业、持续增收。双旗村现有村集体资产4550.9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541.4万元。

完善基础配套 积极发展“多业态”

“剑门关景区竟然隐藏着一个如此美丽的世外桃源。”“山美水美花美人也美,双旗村是这个假期最美的邂逅。”在“五一”期间,双旗村再次出圈,获得了高度关注与点赞。

在“阡陌里·剑山居”民宿,这个采用川北民居特有的“偏厦子”创新而建的房子令记者眼前一亮。民宿负责人王建告诉记者,“五一”假期,民宿11间客房天天爆满,现在一到周末更是一房难求。

“为盘活闲置资产,开发更多精品民宿集群,双旗村民宿二期项目正在进行中。”双旗村党支部书记卫建告诉记者:“目前,二期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装修和配套设施修建,预计国庆前全面完工。”

很难想象,昔日的蜀道原乡经过华丽蜕变,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曾经靠天吃饭的双旗村村民,如今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有的成为民宿管家,有的投身物业队伍,有的加入山货市集,用人兴、业兴、村兴生动地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眼下,双旗村正围绕乡村休闲、精品民宿、乡野乐园、景观花海、研学户外营地等系列文旅项目,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科技农业和休闲农业,呈现世外桃源般的美好栖居体验,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探索共享共建、持续发展的乡村经济新模式。

辐射带动增收 联合演奏“振兴曲”

位于双旗村2组的先峰文旅农家乐今年也迎来了旅游小高峰。农家乐老板张坤山借文旅项目开发,2022年投资建设农家乐,2023年开始运营,如今农家乐生意也是风生水起。

“耕地每亩670元,每年还要递增50元。”村民李春英介绍,从2020年起,她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如今又在民宿作保洁工作,过去看天吃饭,现在月入2000元还能照顾家,真是太幸福了。

让农村集体资产活起来。“两项改革”后,原剑城村800平方米办公用房、原双旗村1000平方米房屋闲置。双旗村将原剑城村和双旗村闲置房屋及1座小水电站,打包租赁给剑门关景区公司经营,建设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商品展销区,村集体每年收取租金28.3万元。

而另一边,小剑门服务区是2018年交通部门为国道108线投资建设的配套项目,位于双旗村1组,2020年竣工后一直未招引到经营业主,资产闲置。2024年,县交发集团通过公开招商,引进四川艾迪尔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开发多种服务业态,成功实现盘活利用。目前,该资产年实现租金收入50.88万元,经营收入400余万元,吸纳村民就近就业50余人,带动农特产品销售1176万元。

村子美了,旅游火了,村民的日子更甜了。“村里搭上旅游的‘快车’,村民日子更有奔头。”谈起改变,当了12年村干部的卫建难掩喜悦和激动:“咱老百姓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了。”

如今,双旗村正以崭新的姿态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来。 (记者 戚原  通讯员 孙春梅   赵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