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打造“西山颐养”品牌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年来,昆明市西山区不断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建立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全区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打造“西山颐养”品牌,不断增强辖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智慧养老居家养老更安心

回想起那次凌晨身体突发状况,独自居住在西山区海口街道云光社区的刘云仍然感慨不已。“幸亏装了这个(AI紧急语音呼叫器),帮我及时联系上女儿过来照护我,不然么,我现在是个什么情况都不好说。”当天凌晨,睡梦中的刘云突然感到头心慌气短、极度不适的她无法拨打手机联系家人,恍惚间她想起了社区和设备安装人员的叮嘱:遇到紧急情况就喊“救命、救命”,呼叫器能立刻识别并联系家人或拨打120提供帮助。当老人微弱的呼救声第一时间被设备识别后,后台客服立即询问情况并迅速帮助联系上了老人女儿,女儿火速赶回给老人服药并做了紧急处置,老人最终化险为夷。事后刘云女儿打电话给后台服务人员,谢谢他们及时帮助救了母亲的命。

“上了年纪容易丢三拉四,煮饭烧菜时经常会忘记及时关火,有了这个烟雾报警器以后,安心多了。”张子芬老人高兴地说。今年5月20日上午11点39分,报警器后台监测到老人家中设备发出烟雾报警。工作人员迅速与老人取得联系,老人解释称在家煲汤后,因专注于观看电视而忘记关火,导致汤水烧干,产生大量烟雾引发报警。老人随即迅速关闭火源、移开锅具并开窗通风,顺利排除了险情。

被老人认可称赞的,是云光社区为住家老人安装的两款智能养老设备。据了解,海口街道云光社区有企业退休人员1169户,高龄和空巢老人居多,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因独居、身体能力下降等情况存在较多居家养老安全隐患。为提高老人居家安全性,解决老人们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社区引进云南甲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为老人开启了先进便捷的智慧养老模式。

社区为每户老人家中安装了AI语音紧急呼叫器和烟雾感应智能监测报警器等智慧养老设备。分类建档后录入甲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备案管理,服务平台24小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及家中安全情况,及时掌握服务需求并快速帮助解决。

“AI语音紧急呼叫器不仅在紧急情况下能救命,平时还能查询天气预报和日期时间,设置到点用药等语音提醒,全方位满足智慧养老需求。我们已经为西山区2239户家庭部署了智慧养老监测服务,产品主要以提升居家安全的监测类和语音紧急呼叫产品为主,用户反馈都很好。”甲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方奕琪介绍。

为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加自在、舒适,社区还根据需求帮助老人做居家适老化改造。对家中地面做防滑处理、室内无障碍通行改造,消除空间高差、安装扶手、卫浴改造等,提高老人生活便捷度,降低发生意外风险值,为老人们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

王近贤老人在给社区的感谢信中写到:“社区为我们安装了智能语音紧急呼叫器和烟雾探测报警器,降低了我们在家发生意外的风险,提高了我们晚年生活和生命的质量,我们无比的具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非常感谢社区给予我们的关怀和照顾。”

居家养老中心家门口的“享”老院

在新建的西山区棕树营街道鱼翅路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上下两层的结构布局里,处处体现着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日间照料室、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就餐区、休闲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防滑地砖、桌椅、置物柜以及卫生间洗手台、盥洗镜等均为适老化设计。最贴心的是,还安装了方便上下楼梯的座椅电梯。

“置物柜的设计还有这个盥洗镜都是可以调整角度的,坐轮椅的老人使用起来也很方面。”“这是专供行动不便或者坐轮椅的老人们上下楼使用的,坐上去后系好安全带,按动扶手上的按钮,座椅就开始上下移动,能轻松安全地上下楼梯。”负责安装的甲子养老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坐上去也感受了一遍,上下楼梯的确安全又轻松。

“这里离家近、环境又好,设施也全,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专业的服务,还可以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社区为我们考虑的太周到了。”居民刘坤开心地说。

“打造这个居家养老中心,我们是在充分评估社区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及障碍程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的配备以及老人专用的辅具、智能化用具等,都是从适老化角度考虑。让老人们体验感更舒适。”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引进养老机构开启先进的智慧养老模式,推动社区打造更加便捷完善的居家养老中心,是我们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西山颐养’品牌,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举措。”西山区民政局局长沈凤生介绍:面对西山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高达28.63%的老龄化挑战,西山区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目标为指引,创新构建“1+10+N”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为辖区17.37万户籍老人打造触手可及的“颐养生活圈”,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政策筑基,兜牢民生底线

西山区养老服务的坚实根基源于系统的政策保障。近年来,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西山区制定出台《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从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到上门服务,形成全流程标准化体系。政策向特殊困难群体倾斜:全区234名特困供养老人实现100%机构供养意愿;高龄津贴精准发放,2024年以来惠及2.2万80岁以上老人,金额超1308万元;对特困分散供养及低保老人,每月发放50元服务补贴,进一步织密养老民生保障网。

网络织密,服务触手可及

依托“区级平台—10个街道中心—139个社区站点”的三级网络,目前西山养老服务已实现全域覆盖。2024年,西山区已投入各级资金4459.92万元,建成1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3个社区居家站点及27个老年幸福食堂。引入社会力量新增2家民办机构、110张床位及46家居家服务公司,全区28家养老机构中护理型床位占比高达66.7%,专业照护能力显著提升。

服务创新,点亮品质生活

自2021年西山区实施“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建设”以来,西山区已投入400余万元完成660户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为500户老人提供“十助”上门服务超1.5万小时,让家庭养老成为现实。同时,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呵护老人身心健康。全区28家医养结合机构通过内设医务室、护理站与医疗机构签约,构建起“绿色就诊通道+家庭医生签约”的健康守护网点。目前全区备案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机构18家,养老服务公司纳入长护险定点的机构18家。规范移交公建配套养老服务用房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

银发经济培育“西山颐养”品牌

成功举办2场银发经济招商推介会,推介康养地块项目资源17个655亩,物业类资源18个,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项目22个,“农业+文旅+康养”项目3个;指导完成2家养老服务企业入库,服务4家养老企业落户西山。构建“一网(多元服务网)一带(环滇池康养带)一园区(银发经济园)”发展格局,推动医康养旅居等多模式、多维度养老项目落地实施,打造具有西山特色、西山品质医康养相结合的“西山颐养”之路,推动养老事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银龄人群提供高品质的医旅康养新体验。

监管护航,筑牢安全“生命线”

安全是幸福的底线。西山区联合多部门,以“双随机一公开”、推进养老服务领域“一业一查”综合监管改革等方式强化综合监管,守牢养老机构安全关。完成5家机构消防达标、25家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有序推进,为长者营造安心、放心的颐养环境。

从政策保障到设施完善,从服务创新到产业培育,西山区正以务实之举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厚情怀。下一步,西山区将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强化资金保障破解社区站点长效运营难题,建设区级人才库破解专业队伍短缺,推广“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提升社区“十助”能力;培育规模化、品牌化养老企业,深化医养结合示范建设,让西山养老特色更鲜明、品质更卓越。推动“西山颐养”之路走稳走远。(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李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