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筑根基 生态发展绘新景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广西凭祥市凭祥镇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多年来,该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筑牢生态文明根基带动经济、文化、特色旅游发展,勾勒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旅融合新画卷。

眼下正是油茶林养护的季节,在位于凭祥镇竹山村那堪屯的广西凭祥远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记者看到,油茶树伸枝长叶,绿意盎然,村民们正在对油茶树进行农药喷洒作业,油茶树郁郁葱葱,长势良好。此外,在该公司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仓库内,村民们正在熟练地对仓库内的八角进行除杂和分拣,待储存控干后进行市场销售。

“基地目前收购油茶、八角、辣椒等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招了20名工人来务工,主要从事分拣、晾晒、烘干等工作,目前基地年产值300万元。凭祥镇政府积极推进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模式转型升级,先后给我们投入了56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场地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资金和场地。” 广西凭祥远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监事赵振斌介绍说。

工人正在分拣八角(梁仕鑫 摄)

广西凭祥远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八角、辣椒、茶油果等农特产品的初加工业务。得益于凭祥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利好的生态产业扶持政策,2025年,该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新建一座生产车间,引进木薯干片和胡椒粒加工设备,在实现业务拓展和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柳班村板温屯稻园风光(梁仕鑫 摄)

“这几年镇里面发展生态产业,所以我就来这边工作了,一天有150块钱收入,在家门口就业挺好的,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还能照顾家里面,又能兼顾农活。”凭祥镇竹山村村民黎艳梅说道。

凭祥镇土地资源和生态物种资源丰富。多年来,凭祥镇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筑牢生态文明根基的基础上,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化、特色旅游发展相互协调。为此,凭祥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将生态目标纳入绩效考核核心指标,在严格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引进竹山村那堪屯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柳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促使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双赢。

“我们通过全面推进‘河长制’‘田长制’‘林长制’,一河一长、一田一长、一林一长实现全覆盖,稳步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卫生厕所改造等生态建设,坚决守牢生态底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出竹山村那堪屯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柳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有效带动就业3000余人。”凭祥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陈良说道。

凭祥镇作为凭祥市的中心城镇,拥有中国红木文博城、白玉洞、大连城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前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年接待旅游人次达12万以上,旅游年收入1.2亿元。凭祥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产业,辖区内涌现出竹芽山庄、龙里山庄等一批农家乐,成为绿色生态旅游的新亮点;而柳班村板温屯“芦苇荡”竹排+稻园风光+水库露营更是成为了乡村游的热门打卡地。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带动下,如今,凭祥镇居民年人均收入4.2539万元,旅游从业人数达8000人。

“凭祥镇生态旅游资源还是蛮丰富的,山好水也好,平时周末都会有周边县市的游客到周边一带观光打卡,也有不少客人会到这里消费,带动了我们这里的发展。”凭祥镇竹芽山庄领班王芳说道。

凭祥镇以生态文明带动文旅发展,正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缩影。凭祥镇也先后获得“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自治区级文明镇”“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等称号,真正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凭祥镇党委书记黄雄表示:“保护好绿水青山,我们才能收获金山银山。我们要用生态的本色绘制出更加生动的发展图景。让我们的水域更加清澈,山峦更加翠绿,人民更加富裕,共同谱写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鸣的新篇章。”(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谢育明 古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