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才”为笔 绘就社工队伍建设新图景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安徽省灵璧县委社会工作部以“政策聚才、培育育才、平台用才、服务兴才”为抓手,推动社工人才队伍从“规模发展”向“专业精进”跨越,让专业社工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民生服务的“贴心人”。

政策护航,让社工成长有“底气”。“拿到中级社工师证书后,每月能多领500元津贴,现在干活更有劲头了!”灵城镇东北社区王艳的话道出了全县社工的心声。灵璧县出台《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构建“制度保障+激励引导”双轮驱动体系,让社工人才“育得出、留得住”。对考取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者,按职业水平证书每月发放职称补贴(初级300元、中级500元、高级800元),累计惠及100余人。

培育强能,让社工服务有“专长”。灵璧县委社会工作部创新“线上培训+线下实践+阵地赋能”培育模式,让社工人才“学得精、用得好”。灵城镇庄陈社区“社工自习室”成为人才培育的“黄金阵地”——在这里,社区工作者李心妍曾因备考助理社会工作师屡屡碰壁,自习室不仅提供了安静的学习空间,还通过老社工“传帮带”、资料共享等方式,帮助她系统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备考期间和同事们在自习室刷题、讨论案例,两个月下来,专业知识扎实了不少!”目前,围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保护等重点领域,累计开展专题培训覆盖800人次;120余名报考人员通过公益辅导班提升应试能力,专业队伍“战斗力”持续增强。

平台赋能,让社工干事有“舞台”。灵璧县委社会工作部立足基层需求搭建多元服务平台,让社工人才“有舞台、能作为”。通过构建“专业培训+精准服务+资源联动”的工作体系,推动社工在留守儿童关爱、养老服务等项目中发挥专业优势,累计服务群众203人次。建立全县社工师资料台账,整合3003名社工人才信息(含助理社会工作师176人、社会工作师35人),促进资源共享。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引导社工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矛盾调解等工作,形成“专业社工+部门联动”的协同机制,在乡村振兴、社区建设中彰显专业价值。

服务惠民,让社工价值有“温度”。“彭社工带我家孩子参加‘浍聚爱’剪纸课堂、成语接龙等活动,孩子变得开朗多了!”浍沟镇留守儿童家长的感激道出了社工服务的温度。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群体,推动社工人才在民生一线发挥专业优势。在社会救助领域,灵城镇社工协助21名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在养老服务领域,组织5场关爱活动,为老人提供心理慰藉;在儿童关爱领域,灵璧县博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浍聚爱”项目开展活动40余场,惠及留守儿童300余人。“社工+志愿”融合模式更让专业服务延伸至亲子讲座、消防安全等场景,让民生服务既有精度又有温度。

下一步,灵璧县将持续优化社工人才发展环境,让更多“懂专业、接地气、有爱心”的社工人才扎根基层,以专业服务绘就民生幸福画卷。(记者 吴昊 通讯员 宋路 陈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