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新方案 逐梦“犇”新程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在宁夏同心县韦州镇,一座座现代化养牛场正见证着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宁夏同心农商行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以“金融养料”滋养特色养殖产业,让金义刚、王新云等养牛人从“牛倌”变身“牛王”,更带动当地形成“牛产业”集群。截至2025年5月,同心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59.99亿元,生动诠释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农商行方案”。

在韦州镇庆华村养牛场中,数百头健壮的肉牛正悠然自得地享用着草料,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养殖图景。“牛肉行情看涨,我准备再进一批肉牛,手里急需资金。”两个月前,养殖场负责人金义刚打电话给同心农商行韦州支行客户经理杨涛。

“放心,保证不耽误你去购进肉牛。”放下电话,杨涛和同事迅速行动,马不停蹄地向养殖场赶去。很快,根据金义刚的实际条件,同心农商行匹配了合适的信贷产品,为他放款400万元。拿到这笔“及时雨”资金后,金义刚一路向西,到甘肃武威购进了200余头健壮的小牛犊。如今,养殖场的肉牛存栏量已达1000余头,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金义刚扩大发展的底气,不仅源于对市场的信心,更源于同心农商行的金融助力。走进他的现代化养殖场,金义刚感慨:“我从十几年前开始养殖,牛场面积100亩,一批批购进牛犊,加上建设现代化养殖设施所用资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多亏了同心农商行,当初给我办理了贷款20万元,利率低,放款快,手续简便。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今我在同心农商行的用款额度已经提升到400万元,随借随还,特别方便。”

“为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我们积极打造特色类金融服务产品,如农担贷、农地贷等产品,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可有效覆盖90%农户资金需求。”同心农商行韦州支行行长金力介绍。这些金融产品的推出,极大地满足了农户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为乡村特色产业的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以养殖业为主的同心县韦州镇,金义刚只是同心农商行支持特色种植养殖业的一个缩影。当地养殖1000头牛的有名养殖大户王新云,更是同心农商行一路扶持起来的典型代表。

从在外地打工的“小牛倌”到存栏1000头肉牛的养牛大王,王新云的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同心农商行始终相伴左右。创业初期,同心农商行最初提供的10万元贷款,让他的创业梦照进现实。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贷款额度也从最初的10万元,逐步提升到30万元、50万元,如今,王新云的贷款额度已经提高到了500万元。

在同心农商行的大力扶持下,王新云的养牛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只有十几头牛的小规模养殖,到如今发展到1000多头牛的大规模养殖;从自家简陋的牛棚,扩展到占地100余亩的现代化养牛场,其规模在当地无出其右,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牛魔王”。

“贷款发放后,我们也一直关注着他的养牛场的发展情况,定期回访,及时了解他们的资金需求和遇到的问题。同心农商行一直致力于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希望通过我们的金融服务,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实现创业致富的梦想。”同心农商行韦州支行客户经理杨俊峰说。

王新云的养牛场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促进了当地养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养牛的商机,纷纷加入到养牛的行列中来。如今,两位养牛人的养牛事业各有千秋、风生水起,而同心农商行也成为了他们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坚实后盾。

金义刚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养殖场一天的支出就要1.5万元,一头牛的养殖周期在一年左右,这一年内是需要持续投入而无法变现的,所以没有银行的资金支持很难维持养殖场的正常运转。“同心农商行是服务百姓的银行,是接地气的银行,总能第一时间捕捉到我们养殖户的需求,什么时候有用款需求,就放款给我们,等资金回笼,我立即将贷款归还,节省了利息支出。”金义刚说。

有了金融“养料”的滋养,这些健壮的肉牛给金义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但26岁就开始创业养牛的金义刚作为新农人,他有着比单纯养牛更大的梦想,“未来我想发展肉牛屠宰加工,带动我们周边养殖户延长肉牛养殖产业链。”金义刚满怀憧憬地说。

对于金义刚的理想,同心农商行客户经理杨涛坚定地表示:“缺资金随时找我们,助力新农人创业,我们是认真的。”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一批具备新理念、新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同心农商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将辖区内的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及其经营主体纳入人才库,提供专属信贷支持。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贴心服务,同心农商行为“新农人”群体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高质量转型。

截至目前,同心农商行各项贷款余额69.0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59.99亿元40733户。这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同心农商行在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坚实步伐。未来,同心农商行将继续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让更多金融“活水”润泽乡村大地,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农商行力量,谱写乡村发展的崭新篇章。(通讯员 黑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