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质量发展巡礼 || 盐城经开区,“创”出“质”变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今年以来,盐城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盐城经开区”)锚定全市“对外开放主阵地、重大项目集聚地、特色产业新高地”发展定位,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协同创新生态,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激发逐绿向新动能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前不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盐城经开区的江苏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成功上榜,规上工业企业先进级智能工厂占比全市第一,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添有力支撑。

绿色制造、向“新”而行。近年来,盐城经开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通过梯度培育、精准扶持和产学研协同发力,持续壮大创新主体规模,推动创新主体从“量变”到“质变”,加快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在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灯塔工厂”创建正稳步推进。近年来,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积极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自动化率提升35%,生产效率提高23%,运营成本降低13%,数智化已经成为公司抢占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公司正以省级智能工厂为基础,向全球灯塔工厂标准迈进,目标今年建成苏北区域首家全球灯塔工厂。”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立刚表示。

以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盐城经开区持续推进企业育强行动,深入开展“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扎实抓好股改上市、“智改数转”、科技创新等企业发展“三件事”,完善企业创新发展培育体系,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全区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绿色工厂9家、智能工厂(车间)3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家,推动146家企业通过省星级上云企业认定,为全区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提供了坚实支撑。

巩固产创融合根基

立足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盐城经开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升链、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强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走进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达起亚”)第三工厂,智能化生产图景映入眼帘,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环节环环相扣、高效协同。今年1月—6月,悦达起亚销量同比增长13%、产量同比增长17%。产销双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悦达起亚多年来推进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努力,公司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省智能工厂。今年,悦达起亚还将增加投资1.88亿元,对4.0智能工厂进行设备再升级,更好保障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光伏行业单体规模最大的组件基地——通威太阳能科技盐城基地,工厂深度融合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智能化生产体系。

通威太阳能(盐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绪锦介绍:“盐城基地以‘科技+产业’融合模式为核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通过数字化智能系统整合营销、生产与供应链,实现IT(信息技术)与OT(操作技术)的深度融合,单GW人力配置较行业节省20%—30%。”

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产业焕新提质升级。近年来,盐城经开区主动融入产业变革、赛道切换、绿色低碳等发展战略,深耕汽车、晶硅光伏、动力电池“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智能装备、数字物流、医美康养“三大特色产业”,布局新型储能、低空经济、应急产业“三大新兴产业”,加速壮大智能生产力、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致力打造“3+3+3”的产业矩阵,加速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巩固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全区规上工业开票销售额连续3年超千亿元,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跻身全国60强。

优化协同创新生态

“登录一个平台就能办完所有手续,效率太高了!”日前,盐城屹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通过江苏政务服务网盐城经开区旗舰店“企业开办”模块,仅用半天便完成了营业执照申领、公章刻制等全流程业务。如今,“企业开办一件事”数字化服务场景,在盐城经开区已成为常态。

深化改革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近年来,盐城经开区坚持用改革开路、以改革破局,扎实推进招商引资、行政审批、国有企业三大重点领域改革,“一窗集成”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涉外法律服务、政务集成快办等6个事项获国家和省改革典型案例示范,4个事项实现全市率先,“经心办·我来办”政务服务品牌日益彰显,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指数列全省25个功能区第3位,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今年,为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盐城经开区专门出台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意见,并启动实施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开展“企业育强、技术赋能、平台突破、生态提质”四大行动,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汇聚创新资源,积蓄创新动能。

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盐城经开区着力优化创新发展生态。资金保障方面,盐城经开区构建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投资基金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扩大“苏科贷”“科技人才创业贷”等金融产品规模,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通道。人才服务方面,盐城经开区深入摸排企业人才需求,建立贯通线上线下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精准引进和培养符合全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精尖缺”人才,为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本报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孔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