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在新疆博物馆开幕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时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为深刻阐明中国新疆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3日上午,“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和“中华锦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国宝展”在新疆博物馆开展。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文物局共同主办。“中华锦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国宝展”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文物局主办,自治区博物馆承办。

相和歌佣(范欣雨 摄)

本次“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是此展览巡展的第一站,本次展览共分为五个单元,集中展示精品文物共计200余件(套),其中不仅展出有河南博物院重量级馆藏贾湖骨笛、龟甲响器、石排箫、相和歌俑等5件(套)精品文物,还有中国民族博物馆藏马头琴、冬不拉、三弦、月琴等不同地域的56件(套)特色乐器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乐器珍品,较为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发展演变脉络,突出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辅德化、养性情、娱民众的文化价值。不仅如此,本次展览还增加了主题背景音乐环绕、现场专题展演、配套讲解及社教活动等活动为观众提供立体而丰富的文化体验。本次展览让中国古代音乐、古代乐器的发展演进史在新疆这个“歌舞之乡”的大舞台上绽放,深刻阐释中华文化“美美与共、百花齐放”的历史魅力和丰富文化内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又一个生动案例。同时这也是继“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精品展览之后,双方共同举办的第三场展览。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范欣雨 摄)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特展在12号展厅亮相,这是自治区博物馆历时3年打造的全国首个以单件国家文物为核心的主题特展。本次展览分为五个部分,以1995年出土于尼雅遗址的汉代织锦为中心,对绚丽的五色、神秘的纹样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铭文进行多维度分析,着力突出科技赋能“五星织锦”的看点,为广大观众带来更震撼的知识化、科普化、大众化观展体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具象化为可“视”、可“触”、可“感”的深刻体验,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重大贡献,感知丝绸之路上的国家记忆和历史风物;引领五史教育、历史科普向更具现代感和吸引力的方向发展;彰显大美新疆,凝聚国家认同,增强历史自信,讲好中国新疆故事。

展览现场(范欣雨 摄)

这两场展览分别立足新疆本土文化遗产与中华礼乐,但都共同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主题,共同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上了一份文化厚礼。(记者 查燕荣 通讯员 范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