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超开赛 楚雄市“美丽经济”借势绽放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5村超全国赛暨云南鲜花足球超级联赛在云南省楚雄市开赛,这场“花超”赛事不仅是一场民间足球盛会,更成为楚雄市展示花卉产业特色与成果的重要窗口。赛场内外鲜花元素随处可见,本地58支球队如楚雄市马缨花代表队等均以鲜花命名,伴着民族歌舞入场,将彝家民俗、花海浪漫与非遗底蕴集中呈现,让“花超”成为楚雄花卉产业对外宣传的鲜活载体。 

记者从楚雄市了解到,楚雄立足全球温带花卉最佳适宜区的独特优势,锚定“全国高品质鲜花主产区”“中国西南花卉交易服务中心”建设目标,全力打造“一园一厅一城两镇多基地N场景”的现代化花卉产业格局,构建起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富民增收体系。目前,全市花卉种植总面积达1.61万亩,涵盖鲜切花、盆栽观赏植物、食用与药用花卉、绿化观赏苗木等多个品类,其中鲜切花6855.6亩、盆栽观赏植物1967.7亩(共计397万盆)、食用与药用花卉474.75亩、绿化观赏苗木7816亩(共521.1万株)。 

在产业主体培育方面,楚雄市已培育种植主体146家、经营主体180个、生产合作组织6个(包含5个合作社与1个专业协会),花卉专职从业总人数超过千人。苍岭镇作为花卉种植核心区,3400亩鲜切花展现出强大的经济效能,亩均收入高达5.5万元,年均创造收入1.87亿元,每年可吸纳20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花农年均务工收入达2.8万元。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或参与种植托管,每亩鲜花年产值较传统作物提升3—5倍,让“美丽经济”真正转化为“富民经济”。 

以花为“媒”,楚雄市积极探索“花卉+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2025年“五一”期间,第一届国际花卉展成功举办,吸引了十省一市花协、84家花企参展,现场参观人数达20万人次,线上“云”看展人数突破300万人次,极大提升了当地花卉产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子午镇油菜花海艺术节、中山镇茶花节、紫溪镇桃花节等83场次农文旅活动,参与人数达92万余人次。 

“浪漫花都·云花会客厅”IP的打造,进一步推动了花卉产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投资建设的花卉主题直播基地,培育“彝乡花匠”网红品牌,自2024年7月揭幕至12月31日,共接待游客16万人次,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传统村落改造为“鲜花古镇”后,配套建设的花园餐厅、花卉研学工坊等设施,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餐饮商户户均年增收4万元。紫溪彝村通过“花田景观+民俗体验”模式,2024年接待旅游人次达61.5万,实现旅游收入860万元,村民既能从花卉种植中获益,又能在文旅服务中增收,“花旅融合”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苍岭鲜花小镇建设过程中,楚雄市首创“2311”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为花卉产业发展注入民生温度。“2”即村集体经济公司统一流转土地,让群众每亩有2000元的稳定收入;“3”指群众到企业务工,每月能获得3000元收入;“1”是村集体为企业流转土地提供服务保障,每亩有100元收入;另一个“1”表示企业每生产一枝花,群众就能有1分钱收入。这一机制实现了产业增值、企业增效、集体创收、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让村民深度参与到花卉产业发展中,共享产业红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云南花超,让楚雄市的花卉产业登上更广阔的平台。随着“浪漫花都”建设的不断推进,楚雄市“美丽经济”让更多人通过鲜花认识楚雄、走进楚雄,共享花卉产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记者 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