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质量发展巡礼 || 荒滩变高地 临高再跨越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金牌港开发区港口项目(胡建国 摄)

夏日的海南,风和景明,生机盎然。

位于海南临高金牌港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金牌港开发区”)的康庄住工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庄住工”)工厂内,机械轰鸣,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机械臂精准定位钢筋板,自动化浇筑设备高效运转,一块块ALC、PC构件在流水线上成型。

“我们是通过招商引资进驻金牌港开发区的第一家企业,见证了金牌港开发区从沼泽地到现代化工业园区的蜕变,我们既是建设者也是见证者。”康庄住工总经理朱振刚说,自2021年康庄住工入驻金牌港开发区以来,总产值每年呈阶梯式增长,2024年总产值达约3亿多元。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近年来,临高县整合“党建引领+人才服务”经验,结合金牌港开发区“红色企业秘书”和“跑腿办”服务模式,构建“精准引才、长效服务、政企联动”的招商生态,以质效为导向,以机制为保障,通过全力以赴招大引强、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全县一盘棋统筹合力,奋力跑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大动能。

招商实现三个“首次突破”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和有效途径,它不仅是资金和项目的引入,更是城市发展理念、产业结构重塑的现实映射。

作为海南西部交通枢纽和海南农渔大县,临高县拥有自然资源深厚与自贸港政策红利的双重优势,凭借金牌港开发区、波莲循环经济产业园、新调渔港经济区等招商载体平台,为不同产业提供专业化承载空间,也为“金色高效农业”和“蓝色海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当初选择来海南是奔着自贸港的政策优势,选在金牌港开发区建厂是看中了金牌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金牌港码头有利于我们出‘海’东南亚。”朱振刚介绍,康庄住工将以临高为圆点,将把装配式建筑产业辐射到东南亚、东盟等国家。

近年来,临高县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和“三区一园”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五色经济”发展方向,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投资环境,取得了显著的招商成果,连续三年在全省招商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临高县“三区一园”战略的精准发力。临高县紧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构建金牌港开发区(现代临港产业)、波莲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制造)、新调渔港经济区(海洋经济)三大核心载体,同步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园区,形成“五色经济”协同发展的立体格局。

在招商实践中,临高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点对点”招商和以商招商,突破招商引资三个“首次”。首次境外招商,临高聚焦游艇产业和码头运营,远赴欧洲招商洽谈,推动本地产业升级;首次线上招商,连续三年举办乡村振兴暨高质量发展论坛,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举办“深耕蔚蓝共享未来”开渔节招商推介会,扩大招商影响力;首次区域联动招商,联合三亚组成集维修制造、场景应用为一体的游艇全产业链招商队伍,赴福建厦门举办招商交流会,增强投资吸引力。

抢时间,拼速度,忙招商。在临高,一股拼抢的热情正在涌动,形成了“人人关心招商,人人支持招商”的浓厚氛围。

“颗粒度改革”破企业痛点

如何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是吸引企业的硬招牌。

“我们以‘颗粒度’更细的改革举措持续推进临高县营商环境水平整体优化提升。”临高县营商环境建设局常务副局长陈强介绍,临高县创新各项举措,在“极简审批”上提速,推进金牌港开发区“极简审批”制度改革,缩短项目开工建设时长至少两个月;以“文澜夜茶”解难,实行营商环境县领导高位推动,县领导与企业定期夜话,解决企业痛点。

“接到我们反映的问题后,临高县政府立即帮助解决了陆域转海域历史遗留问题,有关部门还协助办理了海域使用权证和养殖设置用地。”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章定说,临高政府服务企业更注重换位思考,相信临高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

临高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林芳园说,临高县通过搭建“产销平台”和“原料供应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主动帮助园区企业找销路、拓订单,深化与入驻园区央企的战略协作对接,充分利用双方产需优势,搭建合作平台,增强了企业发展韧性与抗风险能力,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在初期建厂时,我们缺乏技术工人,高端人才招聘难度大,部分钢材也需从岛外采购,物流成本较高。临高相关部门联合职业院校开设定向培训班,并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引进高端人才,同时还为我们开设‘绿色通道’优先保障原材料运输,降低了物流成本。”龙庆东南(海南)绿色建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东杰说,无论是招商的诚意、服务的意识还是企业落地涉及到的各种审批办理速度,这里都是首屈一指的。

重商、安商、亲商、惠商,临高这座充满无限生机的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广大客商打造投资兴业、繁荣共赢的热土。

产业加速提档升级谱新篇

行走在文澜江两岸,放眼望去,一个个企业蓬勃发展,一批批项目拔地而起,遍地皆是活力迸涌、动力澎湃的精彩画卷,一座营商环境优、产业发展好、招引优势强的“引力场”正在临高崛起。

在“临高速度”的催化下,招商产业集聚效应显著,2024年临高县新引入新型装配式建筑企业10家,总数达32家,成为海南最大的新型装配式建筑生产制造集聚区。同时,临高县引入2家专注研发设计的企业,填补新型装配式建筑六大功能研发、设计链条空白。海洋装备制造业通过导入高性能公务艇、特种艇和赛用帆船制造企业,实现从低端加工到高附加值产品的结构性升级。

站在新发展的节点上,临高正绘制更宏伟的产业蓝图。

“2025年我们将致力于招引一批产业层次高、支撑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专精特新项目,以及现有产业链延链补链项目和传统产业提质升级项目,全年力争新增项目签约金额70亿元以上。”临高县商务局局长王宇超表示,临高将重点谋划渔港经济产业园、临港商贸物流、热带农产品种植加工、旅游公路驿站、“慢城”休闲度假等招商项目,在装配式建筑内装产业、水产养殖和海产品加工、海工装备制造、货物服务贸易等强链补链产业布局上聚焦发力。

“真引、真落、真服务!”临高县委书记唐守兵表示,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临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临高将紧扣这一理念,精准发力,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得好、企业赚到钱,以高水平招商引资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临高实践结出硕果。

从荒滩沼泽到产业高地,临高的蜕变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缩影。这个昔日的渔港小城,正依托“双循环”枢纽优势,在大抓招商引资上提速、提质、提效,向着面向全球的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加速迈进;在细抓营商上重商、暖商、护商,朝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纵深推进,在这片热土上继续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本报记者 林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