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党建引领全领域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年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新林林业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全领域推动特色产业优化升级,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之路。

新林林业局滑子菇养殖基地(薛忠旭 摄)

党建领航: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

“产业要发展,党建是关键。”新林林业局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构建起“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发展格局。局、场两级党组织牵头成立特色产业发展工作专班,通过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先后编制《林业产业“十四五”规划》《双寒产业规划》《发展电商网红经济行动方案》等10余项政策性文件,为产业发展画好“路线图”。

林场“一包N”机制让科级干部与职工精准对接,以“土专家、田秀才技术人才库”为职工提供技术支撑,电子信息档案动态跟踪产业发展。2021年至2022年,每年设立3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借款、以奖代投等方式,扶持餐饮、林下加工、研学游等多元业态,激发了职工创业热情。

新林林业局爱情坐标点航拍(时智超 摄)

项目驱动: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

走进新林林业局“产业一条街”,10余个店铺错落有致,香薰食品加工的香气与特色餐饮的烟火气交织。这里原为贮木场和办公用房,经改建后成为职工创业的“黄金阵地”,2022年7月营业以来,通过“美食节”“产品大比拼”等活动,带动职工增收与企业盈利双提升。

塔尔根爱情坐标点改造升级已经基本完成,将其建设成为集观光、研学于一体的新地标,现在正在进行3A级景区申报。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让闲置资产“活”起来,让产业发展“火”起来。

新林林业局黑木耳种植基地(薛忠旭 摄)

绿色转型:做强林下经济“主阵地”

翠岗大兴安岭山婆婆山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将新采摘的金莲花进行分拣包装。作为全局首家“双品牌”企业,其开发的“君子好逑”系列茶品、野生玫瑰花药材等产品,已通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等旗舰店走向全国。

依托“红豆之乡”地理标识,新林林业局不断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2025年采集桦树汁381.4吨,带动职工平均增收2753元;森林猪存栏535头、冷水鱼出栏9.5吨;黑木耳、灵芝等食用菌种植规模持续扩大。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的蓝靛果栽培项目,更是为林下经济再添新动能。

品牌赋能:拓宽市场开拓“新路径”

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第八届工艺品大赛上,新林林业局选送的木雕“虎虎生威鞋”摘得一等奖,“雪落松香”旅游纪念品获二等奖,这是新林林业局深耕品牌建设的缩影。

新林林业局积极参加哈洽会、进博会等展会,推动“大兴安岭”红色方章产品认定,强化“长三角”市场合作。2024年推进三产融合,支持电商微商发展,中药材仿野生栽培达3190亩,野生抚育2万亩,“双寒经济”初具规模。

新林林业局塔源林场民宿(时智超 摄)

直面挑战:擘画持续发展“新蓝图”

面对林下养殖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新林林业局积极谋划破局之策,发展“收货小喇叭”经纪人队伍,聚少成多打通销路;对接加区产业电商园,学习直播新业态,提升产品溢价能力;优化民宿与打卡点设计,挖掘“冷”资源潜力,打造特色文旅服务。

从党建引领到项目攻坚,从林下经济到品牌塑造,新林林业局正以实干笃行书写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未来,新林林业局将继续以绿水青山为底色,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职工在绿色发展中收获更多幸福。(记者 吴旋 通讯员 薛忠旭 时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