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管好、守好这份“家底”是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上级人大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部署要求,切实摸清国有资产“家底”,提升管理使用效能,年初以来,江苏省射阳县长荡镇人大始终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为监督落脚点,通过代表调研、专题审议等方式,推动国有资产向民生领域倾斜,使得全镇国有资产管理呈现“一降三升”的良好态势。
截至2025年6月,全镇国有资产增长4.57%,净资产增长6.76%,实现了“资产增值、负债瘦身”。集体资产活力凸显:镇村(社区)集体资产总额增长6.29%,经营性收入增长9.1%,资产运营效益稳步提升。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房屋、设备等资产全部实现“一物一卡”动态管理,公共基础设施新增路灯18盏、支管网400米,资产数据实现跨平台精准衔接。
以“清”为基,筑牢资产监管根基。该镇人大牵头推动全领域资产清查,组织代表深入一线核查台账、实地验看资产,针对登记不规范问题提出“三查三核”机制(查实物、核台账,查状态、核用途,查流程、核责任)。通过监督整改,全镇1237件办公设备、20处房屋建筑物、2辆公务用车全部纳入资产云平台管理,实现“账、卡、物、码”四位一体监管,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以“制”为纲,健全长效管理体系。该镇人大全程参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制定,推动出台“配置—使用—处置”全流程规范:在配置环节,明确办公设备最低使用年限和申报标准,从源头控制成本;在使用环节,建立资产使用登记制度,代表定期抽查使用率;在处置环节,要求重要资产必须评估认定、公开处置,全年未出现资产流失问题。
以“督”为要,强化全流程监管。该镇人大构建“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事后评估”闭环机制:事前紧盯购置计划,要求预算单位按实际需求申报,杜绝盲目采购;事中跟踪资产使用,代表不定期检查资产分配合理性,确保高效利用;事后评估处置效果,对陈旧资产处置全程监督,保障程序合规、价值最大化。(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王婷婷 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