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武功山下旌旗猎猎,千名越野健儿在“福山无界”赛道上奔腾向前,以脚步丈量安福的壮美山水。这场融合了千年古驿道、红军足迹的赛事,不仅点燃了运动激情,还成为安福县文旅深度融合、撬动县域经济强劲增长的生动缩影。
聚焦文旅引擎,金融政策精准滴灌产业沃土
安福县旅游资源丰富,以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为核心,兼具生态与休闲特色,拥有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羊狮慕国家森林公园、安福孔庙等核心景点,森林覆盖率超70%,被誉为“福山福水福地”。此外,安福还是“中国香樟之乡”“樟树之乡”,拥有国家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等生态资源。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福金融监管支局深刻意识到文旅产业对安福的发展意义,紧紧围绕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战略布局,牢牢树立文旅产业作为安福县域经济新增长极的战略地位,前瞻布局、靠前服务,多次主动联合文旅、发改等部门,建立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库,搭建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桥梁,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流向文旅产业关键领域。
在政策引领下,信贷资源向文旅龙头项目强力倾斜。针对羊狮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这一核心引擎,辖内金融机构累计投入信贷资金超10亿元建设安澜里演艺片区。安澜里演艺片区建成后将成为集高端赛事、文化展演、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地标,预计年引流会展客群50万人次。同时,针对康养小镇“温泉理疗+森林氧吧”特色业态,助推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产业贷”,精准支持其吸引长三角高净值客群,成功助推人均消费突破2000元。
创新服务模式,破解产业发展融资堵点痛点
面对文旅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轻资产等融资难点,安福金融监管支局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大胆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
“项目+未来收益”融资模式广泛应用,安福金融监管支局鼓励银行机构基于景区门票、酒店住宿、特色活动等稳定现金流预期,创新设计信贷产品。武功山嵘源温泉度假酒店依托其稳定客流及入选“庐陵百味”的餐饮口碑,成功获得大额信贷支持用于客房扩容及品质升级。
普惠金融赋能“民宿经济”崛起,针对武功山脚下蓬勃发展的“慕景”系列民宿集群;形成重点支持县域民宿、农家乐、休闲农业、乡村景区配套设施等业态;推动安福县农行量身打造“惠农e贷·乡旅贷”累计投放573万元支持乡村旅游;推动辖内涉农金融机构创新“农户+企业+金融”的模式,村民以宅基地入股,银行以农村宅基地经营权为保障,为当地旅游开发企业提供启动及运营资金等新型融资方式。目前,这一模式已成功撬动300余间精品民宿落地,吸纳200余名村民就业,实现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并带动高山灵芝、云雾茶等特产年销800万元。
“链式金融”激活产业协同效应,安福金融监管支局着力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不仅关注单体项目,还着眼于文旅产业链上下游,支持洋溪镇千亩茶园从单一农业向“采茶、制茶、茶艺”全链条文旅体验基地转型的贷款便是范例;为山庄乡大智村明代石刻文化体验馆及其配套的采摘园、游乐园项目提供的1.2亿元融资,成功助力这个曾经的“空心村”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500余名。
科技赋能+金融服务,优化全域文旅消费生态
安福金融监管支局深刻理解便捷支付与智慧体验对文旅消费的关键作用,大力推动金融科技与文旅场景的深度融合。
智慧金融提升服务温度,安福金融监管支局推动银行网点在景区、特色街区增设智能服务终端,提供多语言、便捷化的金融咨询与业务办理。在福海公园文旅街区等重点夜经济区域,引导金融机构延长服务时间或布设24小时自助银行,满足夜间客流(占比高达68%)的金融需求,为街区开街首月创下30万人次客流量、超800万元消费额的亮眼成绩提供支付保障。
金融知识普及守护“福游”体验,安福金融监管支局组织金融机构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进乡村”“进景区”活动,面向游客和经营者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理性消费信贷等知识,营造安全、放心的文旅消费环境,守护“安福出彩”的金字招牌。
精准引流资本活水,滋养“福文化”参天大树
一番组合拳式的精准引流滴灌,换来一串串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数据,仅“五一”假期七天,安福县就创下80万人次接待量、5亿多元综合收入的亮眼成绩。安福,正在形成一股由金融推动福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浪潮。
安福金融监管支局将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中国福山”核心IP打造与全域旅游升级,实施更精准的金融支持策略,强化重点项目全周期融资保障,深化文旅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优化乡村文旅金融服务,以“精准灌溉”之姿,引金融“活水”奔腾于“福山福水”之间,在服务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安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持续书写金融助力绿水青山焕发时代光彩的安福篇章。(记者 曾庆华 通讯员 刘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