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守初心 平凡岗位写华章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在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的山村里,有这样两位普通人:一位是坚守卫生室18年的村医尹传波,一位是扎根教学点31年的教师倪秀兰。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平凡铸就伟大"的深刻内涵。尹传波为965位村民建立健康档案,随访高血压患者2480人次;倪秀兰在破败的教室里耕耘31载,将青春献给山村教育。他们如同两盏明灯,照亮了最基层的角落,也照亮了当代社会的精神家园。榜样不必高高在上,伟大可以来自平凡;崇高不必惊天动地,价值就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

尹传波:库区群众的健康守护神

尹传波的卫生室是王英镇谷贞村村民健康的守护神。18年来,他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系统管理慢性病患者,确保孕产妇和儿童得到及时随访。2480人次的高血压患者随访,1150人次的糖尿病患者随访,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守护的生命。在偏远山区,村医往往是村民接触到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医生。尹传波深知这份责任的分量,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健康隐患。记得有一次,一位村民突发急症,尹传波立即安排转诊,并一路护送,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救治。这种专业素养与责任心,正是当代社会最需要的职业精神。尹传波18年如一日地选择坚守库区医疗岗位,这种选择本身就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礼赞。伟大不必是轰轰烈烈的壮举,也可以是日复一日对职责的忠诚履行。

倪秀兰:山区孩子的灵魂引路人

倪秀兰的教学点则是王英镇东山村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希望所在。18岁的高中毕业生面对破败的教室和微薄的工资,毅然选择留下;31年间,她经历了儿子烧伤、丈夫胃出血、双亲患绝症的打击,却从未离开讲台。纸糟吴教学点条件艰苦,冬天寒风刺骨,夏天酷热难耐,但倪秀兰在这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学生,让他们有机会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记得有一个冬天,教室的暖气坏了,倪秀兰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裹在学生身上,自己却冻得瑟瑟发抖。倪秀兰正是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她将全部心血倾注在贫瘠的土地上,用知识点亮山村的未来。她的坚守不仅是个人职业的选择,更是对中国乡村教育事业无声而有力的支持。当城市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时,正是无数像倪秀兰这样的乡村教师,守护着教育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做山区孩子灵魂的引路人。

平凡岗位的执着坚守者

尹传波与倪秀兰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将个人命运与更崇高的社会价值紧密相连。村医和教师,这两个在中国社会中最基础的职业,却承担着守护健康和传承文明的重任。倪秀兰用31年的教学生涯诠释了这一教育哲学;而尹传波则通过18年的基层医疗实践,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他们的故事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展现了普通人如何通过本职工作实现不普通的人生价值,不断地服务他人与社会。

从尹传波的卫生室到倪秀兰的教室,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最基层劳动者的精神高度。他们没有显赫的职位,没有丰厚的报酬,却有着最纯粹的职业精神和最深厚的人文关怀。尹传波和倪秀兰面对生活的艰辛依然保持微笑,用专业和爱心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榜样不必远在天边,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崇高不必惊天动地,它就体现在日常的坚守中。

无论是医生、教师,还是其他任何职业,只要我们像尹传波和倪秀兰那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在平凡的生活中传递温暖,就能让每一个生命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好。这便是平凡铸就伟大的真谛,也是中国基层工作者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向这些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坚守者致敬,也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榜样故事。(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