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旅融合绘新篇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日,记者跟随“桂在交旅”行进式采风团深入广西崇左,车轮碾过中越边境的热土,从承载家国记忆的古老雄关,到镌刻百年奋斗的“中国第一路”,最后到达坐落在山水间的花山服务区。一路前行,历史痕迹与现代活力在不断激烈碰撞,奏响边关发展的崭新乐章。

友谊关地处凭祥西南端,是中国和越南两国边境线上最重要的陆路通道,为国家一类口岸,又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友谊关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还具有通关功能的边关。作为我国唯一与外国接壤的边关和战略要地,友谊关长期处于战争的前沿,扮演着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角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如今的友谊关,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广西面向东盟最繁华的陆地口岸。

根据2012年2月17日正式实施“中越汽车运输协定”以来,友谊关口岸国际道路运输市场得到快速发展。2023年2月15日,中越交通运输部签署补充协议,至此经友谊关口岸国际客货运输线路达到8条。截至今年6月,恢复运行的线路主要为“南宁—河内”往返,“凭祥—谅山”往返,“崇左—下龙”等线路,友谊关口岸出入境客运直通车辆运行7428辆次;出入境旅客共计44817人次。

每天从这里出关入关的各类商品,小到水果、电子元器件,大到整车装备、重型工程车辆,来自东盟各国和中国东部及东南沿海的各类商品,源源不断地在这里聚集,再从这里扩散,通过发达的水陆通道运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友谊关关楼(韩睿琦 摄)

离开繁忙的国门口岸,逐渐驶上一条“传奇”的路。这条古老的公路蜿蜒曲折,一边是人工开凿的悬崖峭壁,一边是风光旖旎的河流,穿行于青山绿水之间,连接着龙州、凭祥两个边关小城。这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路”的龙凭公路(现县道X456),从龙州蜿蜒至镇南关(今友谊关),其历史可追溯至1885年,是广西最早修建并通车的公路,更是中国第一条集国防戍边、经济贸易、旅游交流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公路,堪称中国近代交通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第一路”石刻路碑(韩睿琦 摄)

龙州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副局长农凯表示,来“中国第一路”旅游,能获得非凡的体验,对于自驾游的游客来说,更是亮点不断。首先是公路本身的历史感,行驶在路上,看到的护坡、里程碑等,很多都是百年流传的,能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感。遥想138年前,面对这复杂险峻的地形——山高谷深、河网密布,筑路先驱们没有轰鸣的机械,唯有血肉之躯与钢铁意志。他们肩挑手扛,硬是在这莽莽群山中一寸寸凿通前路。这条路的诞生,本身就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壮阔史诗。

其次,龙凭公路的强大连接功能,让整条公路都带着浓厚的民族风情与边关特色。超过90%的壮族人口,让这里的壮族文化、美食、服饰、干栏式建筑等格外“正宗”,农业、文化与非遗的结合,使整条公路处处都是客。而最大的亮点,就是直观感受到的风景。路段沿途风光旖旎,有风景秀丽的平而河风光、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和潺潺的山涧溪流,现存鸭水滩、那皇要塞等人工开凿的沿河绝壁,以及大自然作用下的喀斯特地貌。

“现如今,这条路成了举办‘中国第一路’国际自行车公路邀请赛的比赛场所。”龙州公路养护中心纪检监察室主任黎慧钗提到,“它连接着弄岗自然保护区、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八军军部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等景区,外地游客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通过这条路去往沿线的村庄,渐渐地让周边的群众富起来,生活美起来,龙凭公路逐步成为了一条通往小康的致富之路。”具有这样独特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特色,“中国第一路”已经从昔日要塞军路,变成了今日致富之路。

下一站来到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上的花山服务区。这颗镶嵌在交通动脉上的“明珠”,依托周边丰富旅游资源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和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联合公布的全国首批35个旅游公路项目,闪耀于行业前沿。

自2019年12月投入运营,花山服务区在得天独厚的山水生态与花山岩画等世界级旅游资源的加持下,大胆探索,跨步向前。占地127亩的空间里,深挖“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以花山岩画为主题设计元素,结合古典园林、南方民居等建筑理念,筑造了具备骆越民族文化和红色边关文化的“网红”主体建筑,兼有古典与现代之美。设计上恪守中式对称美学,公路、群山把整个服务区装饰成“红酒杯”形状。同时,充分利用沿线有特色的自然景观,通过借景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与自然山水共同构成优美的整体环境。花山服务区早已超越传统加油、如厕的单一功能,蝶变为一个功能齐备的旅游特色主题服务区综合体。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花山服务区将花山汽车营地作为宣传窗口,展现广西各类旅游特色,吸引八方宾客。拓宽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经济多元化发展途径,充分发挥车流、人流汇集点的作用,融合进地方旅游市场,重构服务区产业新生态,丰富经营范围,打造多功能、多业态发展的综合服务体和特色主题服务区,为旅客提供“快旅慢游”的高品质享受,进一步推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为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花山服务区经验和样板。

当友谊关的物流车流划过,当龙凭公路的百年基石与现在的旅人交汇,当花山服务区的岩画照亮旅人的笑靥,“桂在交旅”的深意便呼之欲出。崇左这片热土,正以路为媒,巧妙织就跨越时空的纽带。

车轮向前,碾过的不只是地理的距离,更是将厚重历史、强劲经济脉络与如画山水,用交旅串联成全新的通道。这条通道,一头连着广西开放的雄心与高效的物流网络,一头连着游人对“诗和远方”的深切向往。未来,将不断涌现精彩的旅途。(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韩睿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