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提升2位!成都市郫都区位列全国百强区第82位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8月5日,赛迪顾问发布《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中包含了“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再度上榜,排名从去年的全国第84位跃升至第82位,实现稳步进阶。

研究结果显示,经济资源和社会效益在百强区中的集聚态势愈加明显,2025年百强区用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6.7%的GDP(地区生产总值);百强区不平衡分布格局相对复杂,“东—西”不平衡格局略有缓解,“南—北”不平衡格局仍较为明显;“千亿城区”加速扩容,“一千亿”“两千亿”“三千亿”城区分别增至171个、45个和22个。

郫都凭什么能连续进位?答案就藏在这份硬核数据里。

工业增长势头稳健

今年1至5月,郫都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高于全市2.6个百分点,工业增长势头稳健。工业投资表现尤为亮眼,完成工业投资20.57亿元,同比增长74.10%,增速居全市第6。其中,完成制造业投资15.20亿元,同比增长96.2%,增速居全市第4;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88亿元,同比增长236.80%,增速居全市第3。

先进制造提能升级

今年,成功招引东莞巧特精密、金杰利等17个市级重大产业化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以中电科29所四威科创基地为引领,郫都区聚焦微波射频电子领域推动产业集聚,其中,电磁空间安全产业集群成功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高新—郫都电子信息产业园不断扩面提质,东材科技、瑞波科等高能级项目竣工投产,艾宇光、中嘉微视等新型显示配套企业扎堆聚集,推动京东方等链主企业本地配套率持续提升,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

传统制造蓬勃发展

1至5月,全区70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实现总产值59.84亿元,同比增长约9.74%;规上豆瓣企业总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13.23%。

其中,郫县豆瓣跻身工信部国家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鹃城豆瓣、饭扫光入选成都市工业精品,新华西乳业斩获全球卓越制造大奖。

新兴产业潜力激发

新型显示领域签约上海昕东等重点项目,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即将投运;氢能产业势头强劲,东方电气氢产业科技中试平台入选国家级培育名单,相关基础设施即将投运,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达360辆。

新经济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显著,现有省级新经济示范企业2家、省级新经济100强企业6家、市级新经济梯度培育企业241家,数量在全市位居前列。

创新赋能驱动发展

郫都区加快推动龙头骨干企业智改数转,建立示范企业培育库,引导企业打造具有带动效应的示范项目,银磁材料、天味家园2家企业新获评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实施“智改数转”项目146个,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6个,培育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2个,市级智能工厂7个,数字化车间10个。

抢抓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机遇,联合华为创新中心提供“诊断+改造+资金”全流程服务,以“智改数转”项目带动新型技改。目前已协助50家企业纳入成都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完成签约目标进度达到118%,完成改造目标进度达到52%,8家企业已完成改造验收工作。

企业培育成效显著

郫都区常态化开展工业领域“进解优促”工作,建立企业诉求问题收集、任务分办、督办解决、通报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形成多元化助企服务机制。上半年累计走访工业企业398余家(次),收集人才、融资、产权办理等方面问题66个,且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近4年,郫都区规上企业累计净增143家,年均增长35家;今年1至5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总数达343家,在全市靠前;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全市第4),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5家。

从先进制造到传统产业从新兴赛道到创新赋能郫都以产业发展的全面突破与协同提升在赛迪百强区榜单中稳步前行书写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记者 戚原 通讯员 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