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兴村的振兴蝶变之路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在时代的浪潮中,乡村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壮丽的变革。广袤的田野间,新的希望在破土而出,新的活力在奔涌流淌。曾经,乡村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想要离开的起点;而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带着知识、带着梦想、带着激情,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他们的身影,成为乡村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预示着乡村光明而灿烂的未来。而在这股涌动的春潮中,江苏省灌南县田楼镇茂兴村的故事正在阡陌纵横的田野间悄然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村党支部书记刘开焕直播销售葡萄(王华 摄)

曾经的茂兴村,因为历史原因,集体经济薄弱,干群关系紧张。老百姓对村干部满怀抱怨,充满不信任。面对现状,村“两委”班子感到困难重重却又重任在肩,怀揣着改变现状的坚定决心,誓要打破这一僵局。

他们深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先凝聚人心。于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走访,将重点群体锁定为老党员、致富能手和困难群众。每到一户,他们都会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对村子发展的想法。记得刚开始走访时,大部分村民对他们态度冷漠,觉得他们只是走走过场。他们意识到,必须要做出改变,才能取得群众信任。他们借助清产核资契机,和侵占村集体资产的行为硬碰硬,带头拆除亲属的违建,最终收回失管资产租金近百万元。这一举动让村民看到了他们改变现状的决心,也重新筑牢了干群之间信任的桥梁。渐渐地,村民对他们打开了话匣子,还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他们深知,凝聚人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付出。于是,他们趁热打铁,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村民大会,不仅向大家通报村里的工作进展和发展规划,还留出充足的时间让村民们发言,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村民提出的问题,他们都会认真记录,并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和解决。除了村民大会,他们还通过茂兴村村民交流群收集大家的想法和诉求,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村民们感受到村“两委”班子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通过这一系列持之以恒的努力,茂兴村干群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人心愈发凝聚,为乡村振兴事业筑牢了坚实的群众根基,让茂兴村在迈向美好未来的征程中充满无限可能。

茂兴村的爱心暑托班(王华 摄)

他们深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先发展经济。如何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是摆在茂兴村“两委”班子面前的又一难题。他们瞄准特色产业,带领村民成立8家专业合作社,打造“阳光玫瑰”葡萄、“8424”西瓜等绿色品牌。然而,起步并不顺利:村民担心技术、销路,不愿流转土地。村党支部书记刘开焕自费带党员骨干到浙江考察,邀请农技专家驻村指导,并承诺:“赚了是大家的,亏了算她的!”他们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在345省道北侧林美葡萄园新建一座大型冷库,为茂兴村进一步做精做优葡萄及深加工、电商产业发挥了坚强后盾作用。如今,“翡翠天成”葡萄畅销省内外,带动1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2024年,茂兴村以村集体沟渠路两侧及流转村民家前屋后为试点,种植可食用及观赏玫瑰、黄桃。后期计划流转600亩土地作为种植基地,同时开展花茶、玫瑰酱、玫瑰酒、黄桃罐头等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此外,他们以鲍立宝家庭农场“稻虾鱼”休闲垂钓中心和新港大道沿线特色果品及玫瑰花试点为依托,将农业种植养殖和休闲观光有机结合,带动乡村游、农家乐的发展。他们深知乡村振兴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让产业成链、村民共赢!2024年茂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三年前的45.62万元增加到了108.16万元。

他们深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先兴办实事。一次走访中,村党支部书记刘开焕看到放学后的孩子们在村里疯跑,无人辅导功课。她忙召集村“两委”班子开会研究,决定将村部会议室腾出来开设“留守儿童托管班”,组织村内大学生、退休教师义务辅导作业。茂兴村每年还举办表彰大会,重奖优秀学子,全村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他们积极争取工程专项资金,铺设500平方米健身步道。在环境整治中,他们发动党员带头拆除违建,同时为困难家庭争取补偿;在推进卫生改厕时,他们组织村民代表到示范村参观,用事实打消顾虑。此外,他们将教育培训经验融入乡村治理:组织妇女学习手工编织,带动居家就业;村“两委”班子创新理论宣讲方式,创作村歌《茂兴有话》,让党的声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编写村史,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只有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双轮驱动”,乡村振兴才能行稳致远。

“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的奔赴!”如今的茂兴村,道路宽敞、干净整洁,曾经的“矛盾村”蜕变为“幸福村”。在时代的浪潮中,茂兴村将继续乘风破浪,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行,书写更多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王华 卢开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