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农历七月初六),恰逢七夕佳节前夕,山东省滨州市“我们的节日 — 七夕” 滨州有 “囍” 活动在邹平市青阳镇启动。山东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刘洪河,滨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冷兴邦,滨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周波,邹平市委书记张谦等领导出席活动,省委宣传部、滨州市委宣传部及市直多部门、邹平市相关单位共 36 人参与此次活动,共同沉浸式体验传统七夕文化与现代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活动前期,刘洪河一行先后前往邹平市高新街道兴业社区文化社区(书院)、黄山街道铝谷社区,实地调研基层文化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情况。在兴业社区文化社区,调研组详细了解书院文化服务功能、群众参与度等情况;在铝谷社区,重点考察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机制,为后续活动开展夯实基层观察基础。
18时50分,随着夜幕降临,青阳镇夜猫子集热闹起来,活动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18时55分,山歌对唱《弥渡山歌》作为暖场节目率先登场,悠扬歌声回荡在集市上空,瞬间点燃现场氛围。19时整,主持人向在场嘉宾介绍活动背景与出席领导,并点明本次活动以 “缘定七夕,情满梁邹” 为主题,由中共滨州市委宣传部、中共邹平市委、邹平市人民政府主办,滨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中共邹平市委宣传部、中共青阳镇委、青阳镇人民政府承办,旨在以传统七夕文化为核心,结合现代文旅消费需求,打造 “非遗体验 + 婚俗展示 + 互动娱乐” 的沉浸式节庆活动。
周波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滨州市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创新节庆形式、倡导文明婚俗,此次活动是落实农村移风易俗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实践,邹平深厚的文化底蕴—— 伏生口传《尚书》、范仲淹 “划粥断齑”、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以及强劲的产业实力 —— 纺织、铝业两个全球最大产业集群、连续 21 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还有 “文化赋能农村大集促消费” 等文化惠民成果,强调活动将推动优质民俗文化直达基层,让文明新风浸润群众心田。
随后一系列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舞蹈《一荤一素》以柔婉舞姿传递家常温情,黄梅戏《女驸马》、豫剧《花木兰》重温经典故事唤醒乡愁,舞蹈《溪水绘轻丝》勾勒邹平移风易俗的柔美成果,歌伴舞《美丽的神话》用悠扬旋律诠释跨越时空的爱恋。19时29分,刘洪河、冷兴邦、周波、张谦等领导共同登台,在全场倒计时 “3、2、1” 声中启动活动,标志着 2025 年滨州市 “我们的节日 — 七夕” 滨州有 “囍” 活动正式开启。启动仪式后,领导一行前往特色展区巡展,深入感受活动的丰富内涵。
本次活动设置六大特色展区,打造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移风易俗作品展区通过漫画、摄影、书法等载体,展现婚俗改革与文明生活新风尚;婚庆博览展区集中展示婚纱、喜宴、金饰等,为新人提供一站式婚庆服务;青阳特色展区带来青阳宴、青阳炒鸡、青阳生姜、剪纸等本土特产,尽显地方特色;优生优育健康咨询及中医健康养生展区为群众提供专业健康服务;特色非遗展区展示邹平粗布、月河老五甑酿酒技艺等非遗产品,传承传统文化创新成果;特色美食展区汇聚三斋酱菜、纸皮包子等邹平美食,满足群众味蕾需求。
青阳镇夜猫子集作为邹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百余年历史,最初为每年八月十四傍晚至次日凌晨的临时集市,如今已升级为节假日及周末常态化运营的综合性集市,成为集非遗展示、文化体验、娱乐消费于一体的文化符号。此次活动依托夜猫子集独特平台,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为群众带来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的同时,进一步拉动基层消费,实现“文化搭台、消费唱戏、群众增收” 的共赢目标。(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