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让全世界都知道!”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8月31日
经济日报微信发布了一条内容
知道纳粹屠杀犹太人,知道广岛原子弹,却不知道南京大屠杀……
引发网友热烈反响


有不少网友回复称
“应该在境外设置纪念馆
“广泛宣传,让全世界都知道......”
“我们需要有人把
中华民族这段屈辱历史
讲给后人听,讲给世界听”
......


让全世界听到
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故事
是不少网友的心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记者从8月31日举行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纪念活动新闻中心

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上了解到

我国在境外有抗战纪念设施和遗迹百余处
主要包括在缅甸、印度、马来西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等国30余处
在港澳地区80余处


这些纪念设施和遗迹一般由
当地华人华侨、社团组织
或中资企业、所在国有关部门等管理
大部分管理状况较好


国务院公布的
前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
港澳地区有3处
海外有3处
这次公布的第四批名录中
共有4处境外纪念设施


这些纪念设施见证了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与祖国人民一起
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
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
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最终取得了胜利
生动展示了伟大抗战精神
8月3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在北京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经济日报记者朱双健 摄)


谈及如何依托抗战文物

来讲好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时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表示

抗战文物蕴含着丰富的抗战故事

也承载着伟大的抗战精神

将切实做好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挖掘抗战文物的

丰富内涵和教育功能

讲好感人抗战故事

扬伟大抗战精神

文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

一张张历史照片

一件件的珍贵实物

无声诉说着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

令人发指的侵略罪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经济日报记者 姚亚宁 摄)

讲好抗战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

以英雄的事迹和光辉的形象

来感染人、照亮人

文物是鲜活的、真实的

是见人见事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珍藏的卢沟桥事变

守城部队战士的钢盔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展出的杨靖宇用过的马刀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展出的“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的锦旗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陈列的沾有爱国侨领

蚁光炎遇难时血迹的旗袍

这一件件珍贵文物背后

都有着感人的故事、闪耀的初心

参观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参观。(经济日报记者 朱双健 摄)

解读抗战文物承载的精神密码

以伟大的精神和光荣的传统

来激励人、鼓舞人

文物是中华民族

文化精神、文化胸怀、文化自信

的深厚积淀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有一份东北抗联战士的《露营之歌》手稿

其中写到

“朔风怒号,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有的观众看了之后说

“这种精神,这份斗志,

何等真切!何等豪迈!

这样的队伍,

怎么可能不奋进!

怎么可能压得倒!”

这就是抗战文物

直抵人心、打动人心的

内在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经济日报记者 朱双健 摄)

发布会上

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表示
将以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
英雄群体名录为契机
进一步用心用情用力
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抗战烈士纪念设施红色资源
推动抗日英烈事迹
学习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
引导广大群众
特别是青少年
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在全社会弘扬
伟大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
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图片
让我们一起
铭记抗战历史
致敬抗战英烈
承红色基因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