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小店承老味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除了日常百货,咱店里还有个地道美食,就是这麻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迤萨镇莲花路上的一家百货店里,50岁的店主卢月辉向来访者展示塑料袋中色泽微黄的麻脆块,指尖轻轻触碰,能感受到阳光晾晒后的干爽质感。 

卢月辉制作好的麻脆(吴锋德 摄)

卢月辉麻脆制作手艺源自婆婆的传授。“婆婆把做麻脆的方法手把手教给了我,说这是本地的老手艺,得好好传下去。”早年间,卢月辉家庭经济条件拮据,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则留在家中扛起农活,农闲时便跟婆婆做些麻脆售卖,日子过得紧巴巴。

2019年,卢月辉的婆婆身体因腰肌劳损严重,需要专人照料,在外打工的丈夫不得不返乡,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一下子断了,生活的压力陡然增大。

卢月辉和丈夫反复商议后,决定开一家百货店,并向红河县烟草专卖局提出申请,获准成为一名零售户。小店主营日常用品、饮料零食,夫妻俩一边打理生意,一边照顾老人。

开店伊始,毫无经营经验的卢月辉很快陷入了困境,商品进货不知如何把控品类与数量,造成积压或断货,店铺管理毫无章法,货架陈列杂乱,顾客找东西极不方便。

红河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卢月辉的困难后,结合店铺位置、周边消费人群特点,为其制定详细的经营指导方案,并建议她打造小店的特色,即划分单独区域,用来售卖制作的麻脆。 

卢月辉在整理货架(吴锋德 摄)

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邀请周边经营多年、经验丰富的零售户来到店里,教卢月辉库存管理、会员维护等技巧,分享促销活动策划经验。

在红河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卢月辉的百货店渐渐有了起色,货架整齐有序,商品品类贴合需求,生意越来越好。而她制作的麻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每逢节庆,不少老顾客会提前预订麻脆,有的是自己吃,有的是送给外地的亲友。“炸好的麻脆入口喷香酥脆,嚼起来带着糯米的清甜和芋头的绵密,是不少本地人记忆里的味道。”一名顾客说道。

“两个孩子小时候,总盼着我做麻脆,放学回家就围着灶台转,等不及凉透就抓一块往嘴里塞,嘴角沾着油星子,还直嚷嚷‘好吃’。”说到这里,卢月辉的眼中满是笑意。

如今孩子们虽已长大在外工作,但每次回家,都会特意让她炸上一盘麻脆。“他们说,外面再贵的零食,都不如家里的麻脆有味道。”卢月辉说。

从28岁跟着婆婆学做麻脆,到如今成为大家熟知的“麻脆达人”,卢月辉用一双巧手,将这份带着乡土气息的传统味道,坚守了20余年。

“现在年轻人愿意学老手艺的少了,但只要还有人喜欢吃,我就会一直做下去。”卢月辉说,小小的麻脆,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份街坊邻里对“老味道”的期待。(记者 郑义 通讯员 王成 吴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