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运河街道180名“陪读妈妈”上岗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位于安徽泗县运河街道的安徽新林进出口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各式服装、床上用品为主的知名国际品牌供应商,年产值超2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超1.5亿美元,是带动泗县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的重要社会实体。今年以来,企业发展面临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和“用工难”问题凸显的双重瓶颈。泗县运河街道党工委审时度势,通过启动“运河话开”议事平台机制,联合企业党支部推出“陪读妈妈班”,有效帮助企业破局纾困。

“新林集团长期面临20万件月产能缺口,其中用工紧张是一大原因。”新林集团副总经理刘刚介绍说,“我们调研发现每个社区都存在不少‘陪读妈妈’群体,她们一方面要照顾家庭,一方面又有补贴家用的就业需求。于是我们想到让‘陪读妈妈’来上班,并结合她们实际状况,灵活调整用工机制。”

这一想法很快被运河街道党工委采纳,在街道党工委牵头组织下,企业党支部、社区代表、妇联等多方力量利用“运河话开”议事平台,先后召开3次专题协商会,最终促成“陪读妈妈班”方案落地。

方案将“1+3+N”服务机制融入其中:以街道党工委为统领,企业党支部、社区网格员、妇联执委三方联动,提供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N项服务,带动形成区域性“陪读妈妈”灵活就业生态。为了更好适应“陪读妈妈”们的作息规律,新林集团党支部还创新推出“三同步”工作制:上下班时间与学校同步、生产线布局与社区同步、技能培训与需求同步,目前6条“陪读妈妈生产线”已全部开工,年新增产量10万件,同时托起了180余个家庭的幸福生活,实现补足企业产能与促进社区就业的“双赢”局面。

“我现在每月能挣4000多元,还有社保和满勤奖。”“陪读妈妈”张芳表示,“社区网格员经常来走访,企业党支部还组织亲子活动,感觉特别暖心。”新林集团董事长周新表示,“在‘社企联动’中,我们找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最大公约数’。”

“‘运河话开’机制的关键在于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运河街道党工委书记曹志强表示。“陪读妈妈班”模式,正是泗县运河街道借助“运河话开”平台,构建党建引领下“社企联动”治理格局的成功实践,从“产能危机”到“多方共赢”,在助企发展与民生帮扶两个维度协同发力,拓宽了基层治理的实践路径。(记者 吴昊 通讯员 姚森 徐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