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生态“画笔” 绘就共富“图景”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年来,安徽省庐江县白山镇以“钉钉子”精神践行“两山”理念,叩响绿色发展之门,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荒滩之地结出“致富果”。庐江县白山镇十联村乡香缘家庭农场,时值夏日,果香四溢,谁能想这儿几年前竟是工程取土后遗弃的荒滩。贫瘠、稀疏摇身一变成了富饶、绿色的背后是乡亲们的挥锹铲土、悉心管护,是经济能人徐大明的敢闯敢试。正是这一切,让昔日不毛之地扎下希望的根系,如今硕果盈枝。白山镇以生态治理为基,引入主体、整合资金,完善设施,创新“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的荒山综合开发模式,目前已整理流转荒山坡地超10000亩,特色果林蔚然兴起,闲置土地重焕新生。

水下粮仓孕育“聚宝盆”。庐江县白山镇王永义水生蔬菜莲藕种植家庭农场,盘活流转土地资源,立足本地水土条件,精准培育莲藕与芡实。如今,农场不仅实现平均每亩净利润超1000元,更带动周边村民家门口就业,常年在岗人员月收入稳定在5000元以上。随着种植理念的迭代升级,农场稳步前行,不仅为莲藕注册了专属品牌,还成功通过有机认证,以规范化、品质化发展树立起行业标杆,为周边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模式。

智慧科技叩开“致富门”。庐江县白山镇腾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绿色种植模式为基,让科技与生态碰撞出增收的火花。在这里,物理调控、生物防控等绿色技术,借助智能设备落地生根:自动气象站实时捕捉气候变化,环境传感器精准感知土壤墒情,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替代传统农药,吊挂式微喷头按需输送水分……科技让绿色种植更“聪明”,既守护了农产品的品质,更让土地在可持续发展中持续“生金”,打开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频共振的致富之门。(记者 吴昊 通讯员 阮自强)